本纪-始

2018-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逼叨先生

很久没读过书了,很久很久,高中生涯真的是人的巅峰时期。还记得那时候,真的是求知若渴,会抱着各式各样的书去读去看,那时候总觉得,看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记得自己最初是喜欢看川端的作品,从伊豆的舞女开始看起,模模糊糊记得的,只有书中那模模糊糊的舞女的爱情。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当时自己读书的心态,但想来,如若自己肯更加用心积累一点,现在自己的记忆也不会如此的模糊。

伊豆的舞女之后,是雪国,是古都,是千只鹤,可能自己的印象全在于书名,一个个的书名就能构建起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是自己的金名片,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川端之后有幸读了一本大江健三郎的书,惭愧的很,模模糊糊的印象,连书名的忘记了。

之后读了一些中国作家的书,追着潮流读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读了活着。这两本书的印象相较于川端的书则深很多,因为活着的电影,加深了我对于书的记忆。能记得葛优开始的富足生活,能记得参军时他去唱戏给官兵取乐,能记得他的娃儿被倒下的土墙砸死,也能记得他听到枪声,紧张的那种表现,书和电影融到了一起。

再后来读书就咋啦,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儿,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之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加缪的局外人等等,追着诺贝尔文学奖,慢慢的把一些传世的作品拜访了一遭。

再后来上了大学,荒废,陪自己度日的不是书,而更多的是游戏。大学毕业了也许久了,慢慢觉得自己的生活中却了一点什么,于是重新拿出了吃了一年土的Kindle,开始读起了书。

现在看书的感觉很不一样,会觉得吃力,读书没有之前顺畅,选书读的时候也不再是单看诺奖或是矛盾文学有什么作品,而是看一些更加工具更加商业的书。第一本书我挑了原则,讲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所写关于他对自己生活,对工作,对公司的原则思考与故事。很不一样,因为很难去想象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既定的原则存在的。这好像是把自己全身袒露放在世人面前,并告诉他,你知道我你也知道我下一步该如何走。他的人生故事很精彩,但叙述的却很平淡,仿佛不值一提一般,预见08年金融危机,似乎对他来说,也只是应该如此,在他所形成的原则和认知之下,这是应当的事情。也确实如此,这些经历和他的原则,也恰恰佐证了他原则的用处。

书读了一半,感觉到了累意,于是匆匆选了另一本看看先。很意外,很入迷,看的是吴晓波所写的腾讯传。偏向于编年体的腾讯史将腾讯的发展和环境呈现在我的面前。慢慢读着,我很少体会到腾讯创始人的不一样的才智不一样的性感,但却能慢慢摸到,一个公司,在历史潮流的挣扎与发展。书熬夜读了过半,很快就能看完了。

很开心,自己又开始读书了,慢慢读下去吧,也慢慢写点什么,当作对自己的督促,也当作是一种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