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庆余年》范闲活得真实吗?

2020-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贝子晨
范闲

这几天,连着刷完了《庆余年》,真的太好看了,好久没有这种刷剧的感觉,之前还是刷《琅琊榜》时,才有这种过瘾的感觉。

张若昀扮演的范闲,从小有着现代人的思想,古代人的肉体,本来只想好好活着,却由于自己的出生背景:神庙仙女叶轻梅之子,庆帝私生子。从他进京都的那一刻起,就只能选择好好活着作为人生理想。

最近几集,南庆的范闲和北齐的红颜知己海棠朵朵喝酒聊天,聊到“自己活得不如王启年真实,王启年活着为了他害怕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而自己的心里藏了太多秘密。”

可有着现代人思想的范闲,却比周围的庆帝、陈萍萍、二皇子等等很多人,在对待情绪上,要活得明白,表达的清楚,不藏不躲。

高兴了,就去见鸡腿姑娘;愤怒了,就要为护卫报仇;不想下跪,就和庆帝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古代人可真做不到。

你说他是不是个耿直boy?在对待情绪上,范闲活得够真实。

在面对情绪这头大象时,有没有什么定律能让人们足够真实,不欺骗自己呢?

最近看了一本杏树林公司创始人&CEO张遇升所著的《掌控精力》这本书中,还真找到了对待情绪的三条定律:


掌控精力

1、人的大脑在同一时段只能存在一种主要的情绪。大脑就像一台电脑,可以接收很多不同频道的信号。它可以播放恐怖片、悬疑片、喜剧片甚至是爱情片,但一次只能播放一部影片。
2、相比正面的情绪,人的大脑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大脑并非不愿意让我们开心,实际上,这条定律是人类进化的一种选择。因为人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活下来,而不是活得开心,活得幸福。
3、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控制情绪。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大脑这台电视的遥控器,可以自行切换它的频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研究发现,只有每天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比例大于3:1,我们才能维持积极情绪的正循环,才不会掉进抑郁和焦虑的陷进。

怎么理解这三条定律呢?

首先,不要强颜欢笑,你的悲伤自己知道。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记得暂停,当有积极情绪的时候,记得大肆庆祝。

其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不是你的错,是你祖先的错,接纳这些负面情绪,你是个凡人。

最后,想要消除负面情绪,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正面积极地情绪,让这个积极情绪的量大于负面情绪量的3倍。能量的3倍不好衡量,那就做3件快乐的事来抵消1件伤心的事吧。

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该怎么用这个方法来摆脱坏情绪呢?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前,我很生气。本来我正在学习一门课程,听得正入神,听到我老婆让我给找一个东西,我很生气。但还是去找东西去了, 结果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我实在憋不住了,生气地说:“找不到,不能明天找?”

然后气鼓鼓地坐在凳子上,也没有心情听课,不听了。

想着这篇文章没写,得赶紧写完,转移下注意力。于是,我和老婆说“这1个小时不要打扰我,我要学习!”

接着,我打开电脑,带上耳机,听着自己收藏的最喜欢的音乐,打开文本编辑器开始写文章,写文章的过程中想到了书上的一些内容,就再看看书。

就这样,我沉浸在了写这篇文章的快乐中,写到了这里。

也许我们有时也可以像《庆余年》的范闲一样,不高兴了,就去找点开心的事情,躺在鸡腿姑娘的腿上,安心地睡上一觉。

在为人处世上我们也许会迫不得已,
但在对待情绪上,
我们可以活得真实点,生气地走开,然后做快乐的事,然后不生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