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
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稻盛先生在这一讲说到“做事的原理原则”,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本身不难理解,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能坚守“做事的原理原则”的人很少。
坚守不住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终逃不出两种心态,第一是不自信,当我们在笑话“三人成虎”这个典故的时候,回过头看看自己,好像自己一直活在这个典故的引申之中。人云亦云,不知所云,本质上来说,不自信就是缺乏安全感,自己给不了自己安全感,只能从他人他物身上去寻找。我记得2008年的股灾,那时候我正好在学《马克思经济学导论》,我和我妈妈说,不要再买股票了,社会生产力和股价上涨不成正比,中间的差距全是泡沫在填充。那时候我妈妈也相信我的说法,但是架不住一堆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买菜阿姨、卖鱼大叔、广场舞大妈的思想攻击。要不是阴差阳错地及时出手,恐怕悔之晚矣。其实我那时候我就在想,妈妈既然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为什么不自信。后来我学了一点心理学之后,似乎是明白了,人在面对比自己庞大的势力的时候,很难做到坚定,人总是需要借助比自己强大的力量来获得安全感,哪怕这种力量是虚无缥缈的,看到真相的人其实不少,但坚信真相的人少之又少。
第二是贪婪,坚守原则是辛苦的,因为走正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比修炼内家功夫,十年入门十年小成,等到大成之日早已熬白了头。放弃原则往往是看到那些旁门左道,在短时间之内精进而内心动摇,最终自食恶果也是一个贪字作祟。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一句话,“你可以听别人的,学别人的,甚至成为别人。但是最终承担结果的时候,别人不会对此负责。”其实,这句话也是我在勉励我自己。我不觉得我强大到不为外在所动摇的地步,只能在每次动摇之前拿这句话作为挽救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效果出奇的好。
人云亦云,不知所云啊。做事的原理原则,我想,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坚持正确的初心这一点,若人生动摇不止,今天相信稻盛哲学,明天相信麦盛玄学,后天相信梁盛神学,如此混乱的人生,真的还不如啥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