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简约简化的语文课(二)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渡口_6cdd
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是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关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完美的统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关注的。《称赞》这节课无疑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尝试之路。
一、利用图画理解文意。
本课教学有一个亮点就是教者以图解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课文插图作为一种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利用图画理解文意充分把学生带入大森林,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充分体现了从知到行再到情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文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到文以导航行(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再到情感共鸣(个性化自由升华文本语言)层次十分分明。学生学的有发展、有进步。
利用插图理解词义,如粗糙的理解,让学生看图上的小木凳,板凳腿儿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既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了粗糙,又练习了用“有的……有的……”说话的能力。
利用插图指导朗读。在指导学生读出小刺猬受到称赞后高兴心情时,教师巧妙的让学生看图上小刺猬的表情、动作再读,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移情,读得有声有色。
二、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本文教者在备课时抓住了三个点:1.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原因。(小獾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2.小刺猬的称赞给小獾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泄气——自信)3.小獾的称赞对小刺猬的作用?(高兴极了)教者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三点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时刻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例如理解“一个比一个好”时,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说说其他东西,一个比一个怎样?一棵比一棵怎样?照样子还可以说什么?这种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总之,这节课用多种形式扎实的教法,为我们演绎了一节具有简约之美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