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故事会让谈话具有艺术感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太会“侃侃而谈”,在口头表述观点的时候,喜欢简单地点到为止,而不习惯于陈述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例子来佐证我的观点。这就使得自己的谈话没有吸引人的后续,这个观点也就无法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想,当一个人讲完“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往往苛刻于男性”的看法,却没有接着讲出一些具体相关的案子,只能在场的人自己体会,那么听者自然会觉得失去了趣味。但如果讲一些社会招聘对女性的内部歧视的新闻,或者社会对女性潜规则的真实故事,那么这个观点更能站得住脚。
后来,我在观察中慢慢领悟到了一个谈话的技巧——如果你想要自己的谈话在他人眼中看来有趣,那么你至少应该学会在说出一个新颖且成熟的观点的同时熟练地附带上一个你觉得相关有趣的真实例子。如果你经验丰富,或者这个观点可以继续,那么你可以接着举出更多的例子。
当马家辉在《圆桌派》节目里回应“拖延症的本质其实是对死亡的恐惧”的观点时,他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有一个男人离开老婆孩子去另一个地方做生意,到的第一天先喝酒作乐,到第二天就突然收到家里女佣写来的书信,说他的儿子掉进河里死了,这里信才到一半,这个男人却把信收起来放进抽屉,继续寻欢作乐。整整三天之后,才拉开抽屉把后半封信读完——他老婆因为很难过也一起跳河死了。看完这封信的这个男人在酒店里直接上吊自杀了。马家辉认为,人会选择延迟、回避和拖延去面对生活的悲剧,生命的过程,其实是拖延的过程。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倾听例子?因为一般人在听到一个跟自己内心不谋而合的观点,或者是跟自己价值观完全相反的观点时,都会好奇其原因,那么这时候你能迅速拿出故事作一番演绎,它就会成为有力的论据。谈话好像一群人在吃东西一样,咀嚼的是对方讲出来的东西,论点似其壳,初见轮廓和形状,论据才是壳中鲜嫩美味的肉。论点如壳不能下饭,吃的回味的都是里面的肉。
谈话具有特殊性,它的场景一般是在一些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学会适当地抛出一些故事,给予旁人津津有味的感受,才会让人觉得你的谈话具有艺术感。
那么如何迅速地为自己地观点找到合适的故事素材呢?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功力了,你需要在平常大量地接触不同的信息,新闻、媒体文章、名著、历史、朋友故事……并且有意识地汲取一些让你印象深刻之处储存在脑海中,比如当你在读柴静的《看见》的时候,你透过书感受到柴静在面对药家鑫被执行死刑那一刻浮现的是某种空茫。在你和朋友们聊到“死刑是否应该废除”的话题时,你就会产生相关的联想,就好像循着神经网络的某条线找到了这个故事,这样就不至于让别人觉得你的谈话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