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闲文!傅申1980。理事会·精选理事会·教育

教育 || 你是怎么把孩子培养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巨婴的?

2021-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心小屋
网图侵删

理事会•教育专栏推荐编辑:仙灵

编辑推荐语:

“巨婴”在现在的社会中屡见不鲜,人人都用厌烦的眼光看他们。什么样的家庭会培养出“巨婴”?父母需要怎样做才能不培养出“巨婴”?本文从父母教育中的两种错误做法入手,剖析了“巨婴”养成的本质。

本文投稿给理事会•教育专栏,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的优秀文章。


前几天张良计写了篇文章,说的是职场巨婴的话题。

他在文章中列举了巨婴在职场上的种种表现,同时还给出了几种改变的方法,让能够觉察到自己是巨婴的朋友自取。

其实,让巨婴能自我觉察并改正的概率非常小,除非饱受社会的毒打,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有人有勇气跟他说出他的问题。

但是很多“巨婴”在社会上畅通无阻,不过是他恰好处于一个包容度很高的环境,这个环境没有给予他作为“巨婴”的应有刺激,才让他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巨婴在别人能满足他的时候,觉得理所当然,而当别人指出他的问题或者不顺从他的时候,他会觉得是别人对不起他。

巨婴,是那种已经成长为成年人的身体和年纪,心智水平却还在婴儿阶段的人。

巨婴的内心藏着一个共同的假定,那就是,我所有的内心需求都应该被无条件满足。

他们无视规则,全世界都得围着他们转,他们喜欢什么,别人也得喜欢,他们讨厌什么,别人也得讨厌。

高铁上频频出现的霸座者们;用身体挡住即将关闭的高铁车门,只为等待被拦在检票口的丈夫的合肥女子;嫌施工的电钻声太吵就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的贵阳10岁男孩;网暴亲爸,辱骂亲妈,扬言一个月一万不够花,养不起本仙女就别生的留学女生;在丽江古城跳水井洗澡的醉酒女;一直啃老,甚至用刀来威胁父亲去赚钱的无耻男。

上面这些真实的事件,不能说不奇葩,感觉用一句“无耻”都不足以表达对这样的人的厌恶。他们以为天下皆我妈。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巨婴心理的形成,根源于父母的两个教育错误:

第一个错误:无条件满足孩子。

很多父母都听说过“无条件的爱孩子”,可是在这个“无条件”的背后常常变了味儿。父母会把“满足”孩子误当作“爱”孩子。

孩子出生到1岁之间,是婴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就需要这种所谓的“无条件满足”,满足孩子的一切感受,帮助他与妈妈形成稳固的链接。

1岁到3岁期间,需要对孩子有所要求,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就可以满足孩子要求。

3岁以上的小朋友,就需要制定规则,明确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了。

但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一直都在1岁以前的状态,把孩子当作婴儿一样,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于是孩子也就在心理上从来没有长大过,一直停留在婴儿时期。

在婴儿眼里,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甚至和世界都是一体的。

这种共生心理,导致他们觉得,只要一动念头,世界就该围着他转。

这种错误心态,源于婴儿对世界没有充足认识,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对世界认知程度的增加,这种想法会逐步改正。但是,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却没有任何改变,就形成了“巨婴心理”。

第二个错误:代替孩子做本该他做的事情。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们没有“无条件满足”孩子,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他学习上一点都没放松,我们只是帮助他减轻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如果父母为孩子包办代替他应该自己完成的事情,表面上看是让他专心学习,其他的事情不用他多操心,可事实证明,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学业上可能非常出色,但是在心理上,他们没有长大。

所谓一个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决定自己的事情、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自己完成作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现在的父母做得更多的是,你什么都不要管,你什么都不用做,你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学习好了,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你操心。

前几天阅读一位朋友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到小时候,由于自己学习成绩好,在与成绩差的男同学打架时,老师惩罚了男生。小时候的她还会觉得这是一种福利,一种优势,可是当她有了孩子的时候,却不敢这样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眼中只有学习好一件事可以赢得父母的关注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孩子向外攻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巨婴”;要么,孩子向内攻击,压抑自己的内心,等待一次爆发式叛逆。

从这两个错误的养育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问题可以归结于一件事情,那就是父母的边界感不强,才会无条件满足孩子,才会包办代替为孩子做很多本应该他自己做的事情。

边界感,对很多中国父母来说,是一件很难去理解的事情,似乎从古至今,父母之命就是孩子需要遵守的准则,当一个孩子对父母的话有异议时,会被当作大逆不道,当作忤逆,而不是一种成长,一种思考。

划清边界,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亲情淡漠,就是不管孩子,就是没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所以,如果要说怎样才能不培养一个“巨婴”,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重新认识边界感,重新理解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边界。

其次,与下一代划清边界,把应该他的责任还给他,把应该他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如果能做到这样两点,大概率上,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是“巨婴”,甚至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再次强调,并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才是“爱孩子”,让孩子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孩子做好他应该做好的事情,才是最好的教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