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小说)
(一)回家
周五下班后,从办公室出来我一直都在想周末了回家过呢还是直接去父母亲那里,一直纠结着。
一家人分在祖国的东部直线相隔距离逾千公里的三地工作,孩子在祖国最南方省会城市工作,老公在东北长春工作,我在东海之滨小城工作,平时居办公室多,除了上班时间,其余就是在办公室写毛笔字读书,然后每天晚上去健身房练瑜伽一个小时,生活中规中矩。
因为搭伴乘同事的便车,同事一直驱车到了车站,我下车后,一眼就瞧见了回母亲家的班车正好要启动了,我不假思索就小跑过去上了车,
又是秋凉时节,明天又是白露了,天暗得快,刚刚5:30就黑压压的阴沉着脸,一会儿雨丝也飘洒在车窗上,丝丝凉意袭来,车内乘客也多,正好有个位置我就乘机落座,毕竟车程不短,需要60分钟左右然后还要乘人力三轮车才能到。
父母年事已高,父亲接近90后,母亲小父亲4岁,俩老人一直不肯雇保姆,所以一直俩人一起自己相互照顾着生活,哥哥因为单位离父母近每天早晚看望一趟,而且还在父母亲居住的房子边出租了老房子,意在为父母找一户好邻居。
大约晚上7点左右我终于倒腾2趟班车、转乘人力车到了老妈那里,天已晚农村的夜色暗得快,父母亲早已睡觉了。
付三轮车费时车夫冷不丁的说了一句话:看房子的气派就知道这是一大户人家。
我不知道车夫是赞扬呢还是无意间的仰慕。
陪伴(小说)我也不置可否,突然门开了,母亲早已笑吟吟地在门口迎我并数落父亲听力不好,三轮车的轱辘吱钮声都听不见。
进了家,父亲也起床笑呵呵说我这么迟还过来,太累了。
母亲忙不迭地张罗吃的,问我晚饭吃了没有,我说:还没呢。
抓紧烧面条吃,母亲早就拿出鸡蛋、猪肉、青菜面条,生怕我饿过头了。
母亲执意要烧给我吃,我说让母亲坐下来休息我来烧。
我在烧面条时母亲一直坐在桌边和我唠嗑,说青菜是父亲自己种的,鸡蛋是养在菜园子里的老母鸡下的,只有猪肉是菜场买的,母亲如数家珍很自豪的样子,还说养了一只兔子特别的刁钻,人来了就钻窝里看不见了。
平时忙碌,兄弟姐妹都分散在各地居住,只有周末或假日才到父母亲家一起聚聚。
哥哥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大孝子,平时一天一趟看父母,带些如海参等滋补品给父母,每次我来了母亲就会说:你来了哥哥会很高兴的。
吃了面条洗洗已是9点了,我和母亲一起睡一间房,父亲年事高不愿意爬楼梯就在楼下睡觉了。
此夜母亲很是兴奋,不停地找话题跟我聊天,并要我周一早上第一班车去单位上班,在老家待上一个周末。
(二)唠嗑
耄耋之年的父母,退休后俩人年收入也超10万,我们做儿女的几乎没有经济负担。
父母喜欢种些瓜果蔬菜以备不时之需,不喜欢去菜场,平时鱼肉都是姐姐哥哥送来。
我因为性格粗心几乎没有买东西,父母也是坚决不要我浪费钱买东西过来,因为这些年没有听父母的话,让我们夫妻俩安心上班,不要听朋友忽悠投资,就不会被骗子害的惨不忍睹,而且我还要蹲200天的牢狱之灾。
我每次来母亲都问我工作如何、身体如何。总是问这问那,聊不完的话题。
母亲说:过了今夜就是“白露”,注意添衣。还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我不知道母亲的这些农谚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但对于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母亲来说,能讲出这些农谚来是相当的不简单。
前段时间,哥哥让母亲住院体检结果身体机能都很好,就是老了有点儿木纳,但我觉得母亲比快奔六的我还机敏和反应迅速,记忆特好。
一聊就到午夜,时候不早我催促妈妈快睡觉。
第二天凌晨五点就醒了,父母亲早就起床了,父亲拄着拐杖出去慢走运动,母亲早就起床下楼了,我抓紧起来下楼,结果一看傻眼了,昨夜换下来的衣服母亲早就给洗好晾衣架上晒太阳了,真是惭愧。
陪伴(小说)(三)染发理发
早上起来吃早点后,我看妈妈头发长了、白了也很凌乱,就张罗着给妈妈染发,因为去理发店染一次发价格要好几百,每次都是自己染发省钱。
坐下来调好染发剂帮母亲涂染发剂等待时候,帮妈妈捶捶背揉揉肩,然后帮妈妈洗头发,妈妈不停地说:有女儿真好。
正在洗发时候,邻居租客春凤送来了自己种的丝瓜和迟豇豆角,午餐的两个菜有了。加上妈妈拿出猪肉和朱梅鱼,我把猪肉做成肉圆子和清蒸鱼,烧番薯干饭吃。
陪伴(小说)妈妈烧了海参汤佐菜,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去理发店理发。
在路上我告诉妈妈,邻居春凤人特别勤劳善良,我们做儿女的住的远,远亲不如近邻,有事多和她互动,在租金问题上不要太计较,多对邻居好,人家会记在心上的。
妈妈也告诉我,好几次父亲夜里头疼都是叫春凤和她老公来帮忙的,话语中满满的感激之情。
到了理发店,有两个人在等待。
理发师是山里人,这位老婆婆60出头在镇上买了店面专门替老年人理发,我问她一年到头的收入如何,她笑说自己还是半壁江山呢。
原来媳妇跟她一起做理发生意,后来发现新的商机,就是当地的红白喜事和各大酒馆需要的菜品烤鸭,批烤鸭皮生意比理发好,小夫妻俩就弃理发而改行专做烤鸭,年收入几十万,当然老婆婆年收入也过10万了。
老婆婆感慨两个孙女儿高中毕业不愿意学理发去企业打工,结果因为拗不过老婆婆的劝说,一个刚刚满20岁终于给老婆婆打下手学手艺,俗话说:小小手艺长做工,薄技在手吃穿不愁等,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勤劳的双手是撑起理想的风帆,小小的手臂擎起一片天。
时间总是恍惚,眨眼两天已过,又要奔赴职场,陪伴父亲母亲的时间总是有限,每次来父母亲是这样的兴奋雀跃,父亲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原来老高中同学老朋友的死亡,好像奔九的父亲已看得很淡,谈起原来在50年代交通战线上工作如数家珍,说起来自己县里的每一条路的开发都流过汗水,付出过青春年少的代价,自豪感洋溢在脸上。
母亲谈的最多的是小时候养育我们的辛苦,父亲在外奔波,母亲一边做家属工,一边带孩子的劳碌。
人生百年真是草木一秋,做子女的尽点责任尽点孝顺但总是不够。
世界上最长情的孝道就是陪伴,我做为父母的子女真是惭愧,在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又在哪里呢?
陪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