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武汉写作课

浅谈设计思维(4)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puvivianhuang

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就可以集思广益,发散思维,一起脑暴点子。这应该是一个有趣、轻松又活跃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脑力激荡的过程。Have fun!

设想 Ideate

什么是设想 (WHAT)

设想阶段是一个从“问题域”转向“解决方案域”的里程碑。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让团队成员通力协作,挖出一个充满了一堆创意想法的池子。

设想的意义(WHY)

设想的意义是为了避免被那个最开始冒入脑海的点子给限制住,引导团队思索超越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另外,通过让团队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也利用了来自不同角度的看法,去帮助产生多种类型的想法。其次,通过邀请我们的客户,终端用户一起参与到设想阶段中来,达到共创的过程。这样将会带给他们深度的参与感,也会让他们,及我们的每个人都更加认可最终的解决方案。设想阶段最终的追求是数量和多样性,倡导我们提出越多越好的备选想法,为建立原型提供原材料。这个阶段,我们要摒弃创造完整和全面的方案的念头,从而最大化激发灵感。

发散思考的目的是去产生尽量多的点子,这时候我们还会发现,一定会产生一部分的点子是建立在对用户和对环境的假设上。因此,设想还能帮助我们找到之前移情阶段忽略的部分,更加明晰定义阶段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做更多的调研去验证假设。

设想阶段的输入(Input)

首先,设想阶段需要收集灵感作为输入。人们总是倾向于灵光乍现,创造出开天辟地的东西,但是殊不知,伟大的发明并不是这样发生的。无论是莱特兄弟通过观察鸟类的飞行,发明出翘曲机翼,从而帮助飞机保持直行和转弯。还是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利用小鸡孵化器的模式,制作出了给人类婴儿的恒温箱。再有,鲁班因手心被茅草叶割伤,观察后发现叶子边缘一排细齿,从而发明了锯子。

当我们回溯历史,重新审视以上这三个发明的故事,会看到它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发明都只是改变了看待已有的事物的角度。

未来已经在眼前了,只是分布得不很均匀罢了。

科幻作家 威廉•吉布森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这分布不均匀的未来?如何去收集灵感呢?首先是要建立对最新的趋势和动向的敏感度,通过横向观察不同领域的创新发现,我们得以寻找到可重构的那些机会点。设计师常用的收集灵感的工具有:Product Hunt,Pintrest等,整理灵感的工具有情绪板,竞品分析等。

Product Hunt是一个分享和发现产品的网站 Pinterest是一个标记日常生活或网路上所发现能够带来灵感的图片的工具 情绪板是根据关键词打造出的一系列图像,文字,样品的一个拼贴板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研究艺术史,科技史,人类史等等,以史为镜,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灵感。最后,我想说不要自我设限,只把目光放在互联网行业里,当你拥有一双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灵感。随身带着记录的工具,在任何时候,有新发现和新想法都可以尝试记下来。

设想阶段还需要我们融入前期调研的洞察。确保我们的发散,是为了解决真实的人,在真实的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在开始头脑风暴前,让团队成员一起回顾调研阶段的洞见和故事,将系统化、结构化的调研成果打印出来,张贴到每个人可以看到的地方。通过重复可视化,来加深我们自己的印象。

将调研成果张贴在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公共区域

设想阶段输出(Deliverables)

设想阶段的输出,从形式上来看,和原型的产出会很相似,因为它们都是对想法的一种呈现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设想输出的想法是粗略的,和碎片化的,并不需要一个连贯,系统的方案。这些粗略的想法,是下一个阶段”原型“的原材料。它们会在原型中被再次加工和改善。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便利贴,草图,低保真线框图等。

将想法写在便利贴上 8分钟草图

很多人会误以为提出创意只是设计师的职责,但很多时候,绝妙的点子恰恰不是来自于设计师。比如说,下拉刷新这个在现有的手机应用上常见的交互范式,是由一位移动端开发Loren Brichter于2008年在开发他的个人项目 Tweetie (Twitter的iOS版本)途中出世的。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联合创始人汤姆·凯利(Tom Kelley)曾经说过,设计思维的目的不是要教会人们什么是创意,而是给人们带来创意自信心,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创意的人。” 带着这股创意信念,让我们一起重建好奇心和创造力,进入脑力激荡的设想阶段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