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时代潮流中,罗振宇错了吗?

第一次关注罗振宇,是在2017年在朋友圈刷到了他,以下简称罗胖,那时候就觉得一个胖子在台上翩翩起舞,自说自演,挺有意思的。
2018年初期,陷入了知识付费焦虑当中,发现罗胖在贩卖焦虑,不对,不行,要取关他,得到也卸载了,
一直不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行,活在时代潮流中焦虑的我,情绪引爆了。
花了半年时间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将自己的心智模式完全地洗了一遍,终于找回了自己。
前段时间看到过许知远对罗胖的采访:
许:你对于罗振宇的骗局怎么看,知识付费本身就是一场大忽悠。
罗:说这话的人认知不够,关我什么事。
许:你真敢说……
知识付费是一种虚拟商品,既然是商业,就会有好坏之分,有些东西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就不去选择。
以前我一直天真的以为,只有工匠精神才值得敬仰,贩卖知识的人靠的就是忽悠,忽悠着焦虑无能的我们掏钱。
可是我发现自己错了,离开了群体,离开了社交,我自己什么都不是,进步缓慢,甚至没有进步。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大的成功,取决于他为了达成目的。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延迟自己的满足,并愿意老老实实地付出汗水和努力。
不管读书、看报还是上大学,都很难全面彻底地解决我们这代人的学习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怎么学习?
一个关键词是人格。
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
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知识是啥?
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的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是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
印刷文化时代,想保存和传递知识,书本是最好的学习工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到人格这里来。
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过滤系统,如果把自己的过滤系统不够好怪罪到供水的人提供的水质不够优秀,就不好了。
这个净水器就是底层逻辑系统,底层逻辑从哪里来,读书,,实战,不停地实战,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实战。
重复,重复,重复,继续重复。
罗胖卖弄概念,我不太喜欢,罗胖与我有何关系,不挺也不怼,客观对待。
千人千面,如不如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从他的行为汲取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