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教学反思篇

【79】累并充实快乐着的公开课

2020-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日葵_1f86

        最近我们化学组每位老师都开了公开课,等晒完课我们准备来一次冬日里的第一顿火锅。

        我们每天都在上课,每年都在上课,可是一到公开课,就变得特别紧张,感觉课不会上了,话说不清楚了,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课件修改了一稿又一稿,只要公开课没结束,觉也睡不安稳,饭也吃不香,其他事情都暂且搁下,公开课的事最重要。公开课结束后,感觉立马轻松了,心情好得飞起来,感叹一声,总算解决一件大事了。回想起公开课的历程,确实教学设计跟平时大不一样,我们会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学科思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设计小组活动,开展实验探究,融入信息技术,总之,课前除了教学内容的准备,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其他设备。一节公开课,要集中全集备组的力量,前期帮忙磨课,上课时帮忙录像拍照,上完课还要评课反思改进。因此,公开课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

        回顾这次每位老师的公开课,其实我们互相都在学习。李珊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注重对实验步骤的训练,让学生先思考怎么去做实验,然后再去开展实验,实验数据就更加有探讨价值。同时加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运用,从而理解反应的实质,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的培养。晓梅老师的《组成燃料的元素—碳》通过五个环节贯穿整节课,本节有三个亮点:1、从金刚石的用途推知它的性质,从石墨的性质实验探究推知它的用途,从活性炭的性质推知它的结构,从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推知它们的性质,从而达到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2、本节实验设计最妙的地方在于两支铅笔的电路对比实验,铅笔外面的木头没有削去,能让学生感受铅笔的神奇,而6H和6B铅笔的对比,不仅得到石墨会有导电性,也能让学生明白不亮的缘故,为后面石墨家族的引出做铺垫。3、在石墨金刚石结构方面:石墨其貌不扬,钻石却极其珍贵,但是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化学性质相同吗?引出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物理性质却差异巨大,引出原子排列顺序不同,最后得出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的不同单质。龙朱老师的《二氧化碳》制取,也是热门公开课,这节课她自己也上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都会有新的突破:1、引入部分用干冰,把干冰放入饮水杯,让学生上台来倒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在实验装置的探究环节,利用二氧化碳的制取软件,学生可以简单快速组装,同时能清晰地看到气密性检查的现象,实验效果明显,解决送教学校实验配备比较薄弱的情况。而我自己的《化学方程式》是在深度学习背景下进行的单元教学设计,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三种化学用语进行梳理提升,通过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回顾,学生自己总结讨论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实现对物质宏观、微观与符号的三重表征。而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环节通过微观模型的实验,感受宏观的化学变化,同样实现微观、宏观与符号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起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方法。因此公开课是一次自我成长,也是一次共同学习机会。累并快乐充实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