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加饭局就会有人脉?别傻了
每逢看到身边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心里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拥有人脉金矿的他们,是我心里的偶像。他们拥有这样庞大的资源,做事一定会无往而不利。我如果有这样的本事,即使不能青云直上,也大可以呼风唤雨、所向披靡吧。
我向牛人请教,拥有更多人脉的秘诀。
牛人告诉我,不论你现在身处职场的哪一个位置,如果你希望三年后有自己的人脉,那么,你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多接触人,多和人交流,不要宅在家里,要出来。看谁需要帮助,主动冲在前头帮忙,施恩惠于别人,让别人欠自己的情。一点小忙,一顿便饭,都可以帮你收获一点人脉。积少成多,三年之后,你就可以像我这样了。
古有孟尝君,门客3000,乐善好施之美名,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对牛人的话深以为然。要想认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与牛人交流的机会,就得多参与饭局。在酒桌上喝的醉醺醺的时候,往往能跟别人称兄道弟,推心置腹。这时留个联系方式,互相许个愿,日后有事就真的能帮忙了。
一天,亲戚家的孩子,需要去某个学校上学,让我去做公关,找门路托人情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
我想起了前几天刚认识的一位饭友,就是这所学校的小领导。当时我们喝的痛快,聊的开心,玩儿的尽兴。曾许诺说,有学校方面的事,尽管找他,一定给我大开方便之门。我认为他一定是这次破题的最佳人选。
当我按照他给我留的电话打过去的时候。电话中他的语气非常的冷漠。
你是哪位?
我有点意外,但还是报上自己的名字,毕竟有求于人呀。
没想到,他稍停了片刻说,我不认识你,我现在正在开会。接着就挂断了电话。
真的是酒后无真言,酒桌上的话不能当真吗?我有点儿愤愤不已,这人怎么这样呢。刚在一块儿玩儿的好朋友出了门就不认识了?
我把电话一一打给其他几位实权领导。他们倒没有像第一位一样说不认识我。但是,当我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就都借故岔开话题,左顾而言他。
我知道,我大概是找错人了。
正当我束手无策之时,一位久不联系朋友,映入我的眼帘!早就听说她也在这个学校工作,但是,我并没有跟她联系过。急病乱投医,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态度把电话打过去。她非常热情,并且爽快的答应帮忙问问看。半个小时不到,她的电话打过来,说这事儿有谱。让我第二天带着亲戚家的孩子,过去面谈。
经过一番努力,亲戚家的孩子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这家学校学习。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酒肉之交,算不上人脉,关键时刻靠不住,更帮不上忙。真正肯帮你的把你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只有那些与你共过患难的朋友。或相识于微末,或同起于贫贱,或同窗于一校,或同历生死于一役的人。绝不是吃吃喝喝、吃干摸净,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酒肉饭友。也许,这也就是所谓人脉与朋友的区别吧!
通过一两顿饭就想收获可以两肋插刀、解忧排难的人脉,这只是傻白甜才有的想法。如此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钻营之道本就不存,更不科学。
人脉不等于朋友,它谈的是利用价值。你有价值,别人自然会,主动与你成为朋友。所谓富人深山有远亲。如果你什么资源都没有,关键时刻你一点忙也帮不上!一无是处,白丁一个。傻子才会为一两顿饭,而与你结下缘分,订立攻守同盟。
要想别人靠得住,先要自己站得住。所谓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人脉是设计出来的》作者张超先生说,如果你自身没有修炼好,全世界最好的东西迎面而来,也会擦肩而过。
试想你自身没有价值,你身边的牛人,也许能帮你一两次。但是帮过之后呢,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能给他们什么回报呢?请他们吃一两顿饭吗?送他们一点儿礼物吗?
你觉得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会缺这些东西吗?他们想要的你给不了,你在他们心中又怎么会有地位呢?双方地位都不对等,怎么会成为人脉,成为朋友呢?
拥有人脉,建造人脉,真的不是在一起吃一两顿饭就能搞定的。人脉不是朋友,不是同学不是战友,没有深厚的感情纽带来维系。
人脉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有价值,可利用则存;无价值,不能利用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