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纠结的生活心理(换个视角体验更幸福的生活)每天写1000字成长励志

结婚这么多年,他最终还是他父母的样子(还是面对这个事实吧)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3人  贝小喵的读写生活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本是个事业型女强人的朋友却无意中打开了吐槽婆家的话匣子。公婆的所作所为让她已经濒临奔溃,无奈只得选择坚守自己的底线,甚至不惜与老公(有可能)产生冲突。用她的话说,我懒得离婚,但是我也决不能让自己委屈着!

说起公婆,相信每个已婚女人都能吐槽涂上一整天。谁让当初结婚前,没有人告诉过女人们,你们不光要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即将和你共度一生的男人,也一定要且更加要仔仔细细的了解这个男人的家庭和他的父母——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秉持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他们的家庭气氛及相互之间是如何对待彼此的?以及他们可能会如何对待你这个“家庭入侵者”?

这几年,每年先生都会安排带上他的父母一起出门旅行一次,当然,我也是同行者。几天下来,每日朝夕相处,他们之间待人处事便见得越来越多。看得越多便觉得愈发可怕!

怎么讲呢?

看到婆婆趾高气昂的对公公恶语相加、指手画脚,我便明白了为何先生喜欢挑剔指责我,为何缺乏包容心与同理心。以前总会觉得是因为他还不够成熟,当看到了他的家庭及母亲的行为,我只能把自己之前的分析通通踢开。他从小耳濡目染这样的长辈,而且到了这把年纪,当他在看到他的母亲这样的行为时,他完全不觉有何不妥。我又怎能期待他能不挑剔、指摘别人呢?

以前看到邋里邋遢的公公,总是唯恐避之不及。可是这几年突然发现先生的很多行为甚至表情也与他越来越像。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处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阶层里的两个人,行为举止最终会落到同样的模式上?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只有遗传和从小的家庭熏陶。所有这些大概都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早已融入了他的骨子里和不自觉的行为中。

我们总认为,婚后当我们与一个“陌生人”共同开始生活,互相了解磨合,天长日久,我们便会越来越像彼此,越来越默契。可这只是大部分人的一厢情愿。

有时,你甚至会发现,日子越过的久,两个人越陌生,当爱情褪却,当想改变对方的热情逐渐不在时,你甚至会觉得对方原生家庭的痕迹反而开始越来越清晰的浮现出来,透过他,你似乎看到了他的父亲母亲。

这种感觉好可怕。

和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原来到头来还是他本来家庭的样子,是他父母的样子的延续。

你可能会迷茫,我当初想嫁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为什么原来那个怎么看都爱不够的人变得那么陌生?

原来,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在美化对方。希望他有朝一日完完全全变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到头来却发现,这简直就是空中楼阁。

所以,想想那个朋友,她无奈之下的举动——不要委屈自己——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人一些事,心里会不爽。就如我无法让先生摆脱掉从他父母身上“继承”来的一些行为模式。可是我的日子总归要继续,那么,看清了,心里明朗了,给自己一个决心——我不喜欢这些,我也改变不了这些,但是我可以学着不要让这些我不喜欢的行为影响我的心情。

对自己好一点,别委屈自己。只能这样了!婚姻有时就是这么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