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离想成为的人那么远
你以为我们离梦想很近,其实很远;你以为我们离想成为的那个人很近,其实我们还只是在原地。
想得很多,做的很少
已经离职了将近两个月,一直在找工作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用别人的话说,我已经在偷懒的路上越陷越深,好像快无法自拔。
后来我慢慢回忆这段时间内心的变化,从开始的不妥协,后来的求其次,在到如今的无所谓。好像每一次,我总有理由可以找到合适的借口去推脱。
从一份工作的不将近,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于是每天都在幻想着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用一个美丽的谎言在包装着一颗慵懒的心,每每告诉自己,我想要找到那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不想要妥协,我想追求内心所想。
可是,我突然发现现实一位很好的老师,它会很客观地告诉你,你所追求的东西存在着,但是你还不配拥有它,至少目前你的能力还不足以驾驭。
于是,我意识到了我好像处在了一个“想得很多,做的很少”的思维怪圈里面。我总是在选择,纠结,焦虑,在选择中等待,可是好像从来没有一点行动的成分,只知道我想选我所爱,可所爱的确不是自己能够hold得住。
好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有这样子的情况,我们在脑海中想着自己所爱的事物,可是我们很少去前进一步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东西,大都是始于想象,至于行动。
爱自己所爱的东西没有错,可是请不要让它只停留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个想象变成行动,让其成为现实。
做得很多,反思很少
好像你会觉得这个话题挺悲观,我都去做了,但是却还是被嫌弃反思很少。这就好比我作业写好了,但是老师突然间觉得你字写得很丑,让你重来一样,他们要求我们是行动的巨人,同时还是一个有质量的巨人。
你说写作业字写得不好,父母说重来,我们还能哭着闹着说拒绝。可是,在现实中,当支付我们工资的老板让我们重新回去修改方案的时候,我们能够说拒绝吗?
有时候,在职场上,会做事的人其实很多,但是会反思的人很少。同一项工作到不同人手中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例如老板让小明跟小江一起去接见不同客户,小明觉得这是件小事,只要时间差不多到了,开车去就好。而小江则根据以往经验,事先询问了客户的班机航次,什么时间段到机场,之后查询接送客户路线的交通状况以及询问是否需要订酒店等等信息。
同样都是接送客户,但是两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如果你是老板,我相信你肯定会升职小江。
所以,有时候我们除了会做事,更多的是需要反思我们做事的方式以及思维。因为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是来源于我们的逻辑思维,但逻辑思维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跟训练才能达到质的变化。
因此,不要做一个只会干活的人,要做一个会思考,并用正确方式干活的聪明人。
反思很多,克服很少
可能你看到这里,觉得做人好难啊。
是的,我想告诉你,做人真的很难,尤其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更难。
正常大部分人其实都停留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进军途中,很少人会处在第三阶段。按照二八定律,能够走到第三阶段的人,其优秀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很抱歉,我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如果要把自己分阶段的话,我充其量就处于第一阶段的后期,连第二阶段的初期都没有。这也导致了自己很多时候患得患失,想前进,却没有相应的能力跟见识。
我记得之前想去做销售类的工作,后面去了几天培训之后,我发现,我认知的销售跟自己想象的销售差距其实很大,这就导致了我做了,但是我没有去反思自己的局面。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是环境影响自己,可我们很少去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把环境变成自己所能适应。
我们都知道动物的世界其实很残忍,为了种族的生存,老鹿可以牺牲自己,组建成一道鹿桥让年轻的鹿群渡过河道,去赶上雨季,避免族群的灭顶之灾。鹿群无法改变河道的宽度,也无法改变雨季的到来,更无法避免捕食者的追捕,它们唯一可以改变的环境因素就是组成鹿桥,让整个族群得以衍生。
我很喜欢《奇葩说》罗振宇说的那句话“梦想的反义词在他看来就是行动”,我们都知道人应该有梦想,可光有梦想那只是扯淡,只有不断地去执行想法,努力反思错误,加以改善,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哪里出了错误,才会在下一次的决策中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还在犹豫跟困惑,先行动,反思,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