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必须要有的清醒

2023-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瑷可
你对婚后的自己满意吗?

做了妈妈后,每当两个孩子在睡觉、在看电影、出去玩了、都在上学等,就剩我一个人在家时,我的心才能真正静下来。

在这种时候,当我沉浸式工作半小时,一小时后,我的身心觉得非常的愉悦与充实。那种只单一的忙于工作,而不会去顾虑是不是该叫他们起床了,是不是该看他们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是不是该提醒他们要做下件事情了……

完全没有多种精力牵扯的那种焦虑感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40岁之后,突然意识到已经开始人生的下半场了。我开始思考更多的关于自我的一些事情。回首一望十几年来,我居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为自我而活了,我都是在为生计为这个家庭为孩子而活。眼里心里手里忙的首先都是别人的事情。

我突然觉得很可怕。经常都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会先来。如果意外先来,我就这样草草的结束自己的一生,没有为自己的所爱,没有为自己真正想过的人生去活一遍,这样来人世间一遭,我在离开之前,我会不会后悔?

我最近经常在反思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想的越多,我就会陷入一种不停的去问自己另一个问题。到底身边多了这么两个孩子,这两个“拖油瓶”,我到底后不后悔?如果这十几年没有结婚,没有生子,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一副样子。那样的人生又有没有遗憾?

当两个孩子活蹦乱跳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不后悔。当我每天忙于家务,忙于照顾他们,忙于思考下一顿饭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又会在想,如果没有这些琐事,我是不是可以更沉浸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会不会更加的精彩一些?

但是最终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焦虑。没有哪种人生是绝对完美的。遗憾是人生常态。

如果我选择了没有结婚生子,我自己一定会活得更精彩更丰富,因为本身我就是一个自律的人,这点我完全相信;但是一定也会有遗憾,特别是人上了年纪以后,我一定会因为没有那种天伦之乐,那种儿女绕膝的幸福感,而感到孤独、空虚和寂寞。

所以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但这样就有理由不好好为自己而活了吗?

都说人生四十不惑,我觉得更应该人间清醒的是,咱们必须更懂人性了。

昨天一同事给我们看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一个女儿眼中的母亲,60多岁了,每天超级自律地锻炼身体,注重保养,活得健康又优雅。

母亲说,她一定要活得比她丈夫更长寿,一定要走在丈夫后面。虽然这很不容易,因为丈夫身体强壮。所以她从未懈怠过锻炼身体。

看到这里,我们都以为这个女人是舍不得抛下丈夫先离开,留丈夫一人空虚寂寞。

后来才知道,这母亲说,如果我先走了,他一定会再娶,我必须好好活着,活得比他还久,我家的所有遗产必须留给我的几个子女。

为什么这个母亲会有这么清醒的感悟。这源于她年轻时的经历。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她还是一个18岁的妙龄女子,正是对爱情最无限憧憬的年纪。

她是一名护士。当时,巨大的灾难,伤员太多了。很多伤员不得不往外送。京津冀的大小医院搭了棚,住满了伤员。

她们每个护士都分配了5-6个伤员来照顾。

大夏天,热、臭、物资短缺、累……

当年这场天灾多么惨,相信大家看电影实录都知道。但让她最走心的事,却不是那些感人的事儿。而是让她明白了这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事。

那场大地震死伤众多,很多男人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也有很多女人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悲痛悲伤,痛哭流涕的气氛蔓延。

但是,日子要继续过。

搭个大棚,吃住都在一起,没两天,也就三四天,不少对儿又成了。

真的是没几天,就是另一半还尸骨未寒,还挺尸放在那儿的时候,有些丧妻丧夫的男女,就在大帐篷里滚床单了。

你敢相信白天还在哭自己伴侣惨死的男女,晚上就在一起滚床单了。这事儿当时非常普遍。

人比动物也高级不了多少。要吃饭要要活着,要做爱。

这让当年那些年轻的小护士们瞠目结舌。她们不需要再被告知:先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了。

自此,她不再相信海誓山盟。

医院这种地方,是最容易窥视到人性的地方。所以医生,一般活得更清醒。

所谓四十不惑,我想也包括看透人性后的坦然。所以,让他人成为他人,更要让自己成为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