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厉害的保险代理人,是能运用法律的人!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洋思维杨简宁

中国的商业保险从90年年代开始,由银行和保险代理人共同来经营。在保险代理人经营的时代,则经过了这几个阶段,从1996-2005年期间,保险业务发展初期,更多传递的是保险的健康保障理念,这时候的业务件均都比较低,主要以件数取胜。到了2006-2017年,这个时候保险中的理财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理解的保险更多的叫保险理财产品,这时的保险起到的是储蓄功能。

而到了2017年,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保险理财产品逐渐失去了储蓄功能,转到了价值功能时,整个市场和代理人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要求代理人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解决方案。而这一巨大的转变就要求代理人,除了具备一定的营销经验外,还需要强大的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还要为客户提出更多的价值服务。

这个时候有着一定法律知识的律师就先走了出来,通过自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法律实践中的经验,向广大保险代理人传递更多的法律知识。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律师虽然走了出来,但很多法律知识却非常艰涩,学习有困难,使用过程中又抓不住重点,最终也很难成交。

这时,游森然律师站了出来。他是西南财经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保险法方向)毕业的科班出生,毕业后,到了基层的保险机构从事业务推动工作,学习和锻炼了保险公司培训的方法,再到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从事业务支持工作,大量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的法律知识,让他如鱼得水,总共成交了近50亿保费的业务。于是,游律师结合自己法律、法规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出了《懂法律,成交更简单》这本书。

文章从理性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了这样几个大的问题。1.对待客户,要用法律的思维去重新唤醒客户的需求;2.怎样合法有效的应对婚姻风险;3.中小企业主该如果应用保险这个工具,做到公司资产与家庭资产的隔离。

一、通过分析客户生涯风险,唤起客户需求

一个人从单个的个体到组建家庭,再到家族的传承。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生涯风险。

1.事业发展变化。

个人的就业、失业、职业的升迁,伴随而来的经济、地位、责任的变化。创业人士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的隔离、股权结构的设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税务风险、资金风险等等,每一个企业主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一星半点儿就能讲完。这是一个需要全盘规划、整体考虑的项目。

2.家庭结构的改变。

现代的婚姻家庭的组合跟以前完全不同,在上海地区高达67%的离婚率,似乎感觉一个人不离过一次婚就对不起这个社会。所以,婚姻风险成了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风险。伴随着结婚、离婚、再婚,一孩、二孩、甚至三孩的问题,财产的分割、资产的传承都是每一个社会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

3.除此之外,还有居住环境变迁所带来的风险。

2套房政策以及针对“炒房客”的政策,愈加收紧的国家政策,对于住房和炒房的问题也会上升到一个国家层面。对于部分想要移民出国的人,跨国的资产配置,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打理。

针对客户存在的这么多问题,我们想着如果只用一个产品甚至一类来解决这么多问题,那也太天真了!针对客户存在的这些风险,站在政策层面、法律层面、操作层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客户才会得到最好的满意以及最高的评价,而我们相关的从业者也能从中受益。

二、情投意合一时好,婚姻资产巧安排,用保险保障婚内财富

美好的婚姻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过程中,最可期待的事情。然而,近年来高离婚率的社会现状又不得不让人对“美好的爱情”,打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特别是父辈,基于对孩子的爱,往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人生美好重要的时候,赠送了大量的财产。然而,没想到的是,伴随着孩子快速的结婚和离婚,这积蓄着一辈子的财产也随着婚姻的解散而流逝。

书中对于婚姻的财富管理,主要从婚前财产的规划,以及婚内财产的管理两大问题进行展开。大量生动的案例,每一个鲜活的故事,让你看得酣畅淋漓而又引发深入的思考。

针对婚前财产的规划,主要遵循两个原则,1.财产虽然给了出去,但控制权仍然在父母手中;2.任何财富的规划要有温度,毕竟中国还是人情社会,要考虑社会关系问题。

文中的一个案例就处理得很精彩。首先,给孩子买房,买车,并写上儿子和儿媳以及自己的名字,对于房款只是付了首付,还贷由孩子和父母一起承担。另外,考虑到孩子还贷的压力,给儿子购买一定数额的年金险,每月能够覆盖房贷即可。另外,给儿子购买健康险保单,受益人为儿媳妇。

这样整个设置下来,资产的所有权进行了部分的转移,但是控制权却牢牢的掌握在父母手中。并且通过保险的被保人和受益人的巧妙设置,也让这张保单看起来更加的温暖。

三、巧解债务风险之痛,用保险构建隔离的防火墙

看似潇洒的企业主,却承担着无法述说之苦。他们除了承担家庭维持和生计外,还得负责和管理自己的企业,当企业发生风险时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防范,还会影响到家人。

文中阐述了资产隔离可以使用的法律条款,包括《合同法》的第73条,以及对应的司法解释。还有一条就是《保险法解释(三)》中的第17条。

1.《合同法》的第73条,以及对应的司法解释。

给我们阐述的是具有生存属性的财产,不会被债权人追偿,造成法院的不能执行。作为不被法院执行的保险,必须具备“生存属性”这个必要的条件,这笔钱是用于支撑生活、用于养老退休、甚至是伤残补助金。

这一类方案设计的要点在于,配置的保险具有强大的人身属性,比如健康险,以及健康险延伸的赔款和理赔金。另外,这一类的配置一定要提前,不能等债务发生了才去做这样的配置,这样的配置只会是一种恶意逃债的行为,最终被法院执行。

2.《保险法解释(三)》中的第17条,则是对“反介入权”最好的阐述。

当债权人向债务人追偿债务时,如发现有可以追偿的保单,那么在通知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后,如果得到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同意,这份保单就可以被执行。然而,如果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不同意,愿意把可以执行的现金价值偿还,则可以保留这份保单,让这份保单继续生效。

这一类保险的配置,产品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单的现金价值极低。可以想象,如果法院让你拿900万出来,保护这张1000万的保险,估计你不会去做;然而,如果法院让你用200万、甚至100万就能保住这1000万的保单,我想你肯定会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部分,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保险不具备避债的属性,但是合理的规划能达到资产隔离的功能”。合理利用保险,把现金资产进行有效的规划。

游森然律师的这本《懂法律,成交更简单》,通过对人生生涯的详细解析,深挖客户需求,运用保险中资产隔离的功能,有效规划个人以及企业的各项风险。详细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有理有据有节,给我们保险代理人展现了寿险市场中美好的未来,走专业化路线,用法律说好,运用法律知识,让成交更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