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小品散文简友广场

信息爆炸、后现代主义、大众消费与可爱的流行及其心理机制——可爱的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in可爱文化研究

摘要:可爱是人们在异化的世界中逃避现实、发泄压力和疗愈自身的途径。

崇尚(追求)可爱?你是变态吗?(开个玩笑)适当的喜欢可爱是常人皆有之情,然而一个成人对可爱的过分追求则可以视为某种变态心理。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受到万众喜爱的可爱文化,其体现的大众心理自然有其研究价值,探讨可爱背后的心理机制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可爱的特质。

"可爱"是与神圣、完美、永恒相对立的一种表面的、容易变化的、世俗的、不完满的、未成熟的特质。"可爱"与"秀美"最大的共同点出现在欢喜与爱的参与。我们在欣赏可爱之物时始终保持着欢喜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中间不会经历太多也理的波涧,这样的审美经验与秀美是相同的。

然而近几年,"审丑"更是通过娱乐的方式走进大众审美视野,当代大众以欣赏和玩味的态度来对待"丑"。

经过对"丑"的研究,它是混乱的、奇异的、怪诞的、荒谬的。根据对"丑"的最终特征的总结,不难发现被视作"可爱"的虚构生物,大多符合这些特征,它们外型上大都是脱离人类的身体特征,拥有天生的畸形(例如大头娃娃)。

但当这些虛构的存在对人类并不构成威胁时,现实中的"丑"进入虚构世界成为了"可爱"。在传统美学中,古典美要求用同一、适度、和谐的标尺规定审美对象的声音、形体、颜色等形式意义上的属性,当"丑"以异质的美的形式出现时,带有缺憾的美出现在了和谐美的身边。因此,与其说"可爱"与"美丽"为邻,不如说"可爱"是处在"美"与"丑"的夹缝之中。它与"秀美"相似,与"崇高"对么却又与"丑"和"荒诞"在虚构中比邻。

可爱可以让外表不怎么美丽的女性也体会到幸福感。在可爱文化中,女性扮可爱也是为了能使自己与周围的人有所区别,展现自己的个性,追求"萌"文化的时尚潮流。当所有人都时尚起来后,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卖萌后,由"小众"引领的时尚点便在不断模仿中变成了"大众"的时尚。

[1]盖惠娟.从边缘到主流的可爱文化[D].山东大学,201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