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英文阅读阅益书社

Thinking, Fast and Slow-Ch8-9-基本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5人  f5cbc22a4a57

今天看完了这本书的 Part 1,有关两个系统的介绍,有了更全面立体的了解。一开始我会错误的认为系统 1 肯定是不好的,又冲动又凭直觉做决定,还因此延伸出各种 “效应”,所以我更多的是带着如何避免并抑制系统 1 运作的心态在看这本书,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明白了,其实两个系统是各有优缺点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通过充分了解他们各自的特性,再因材施教,让他们各司其职。

其实,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督促系统 2 不要太犯懒,通过各种学习与经验的积累来不断提升系统 1 的直觉判断的准确性 ~~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考虑如何善加利用系统 1 的特性,来影响其他人的观念、态度、决策等等......

很期待后面的阅读内容,不知道作者还会带来什么更有意思的实验案例和两个系统的特性呢?


Ch8:How judgements happen

basic assessment — 基本判断

系统 1 的本能,会对初见面的陌生人,根据脸型(通常认为方下巴意味着强势,圆下巴代表温顺),面部表情(微笑还是皱眉)等,来判断此人是否强势,以及是否可信,从而决定是远离还是靠近 ta。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但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看脸型的精确性本就不高,而且面部表情更是可以伪装。

作者在书中以选举为例说明系统 1 的这种基本判断倾向性的影响力,这便不难理解何以美国的历届大选,总统候选人总是卯足了劲在各种场合演讲,尤为注重公众形象了。说直白点,我们对于看得顺眼的人会持肯定与支持态度,对于看不顺眼的无疑就是否定了,用专门名词来说这就是 “判断启发法” (judegment heuristic)。

由此想到,我们常见的 public speaking 的各种演讲技巧(着装、表情、语音语调等等)倒也是充分借鉴了系统 1 的这种基本判断倾向,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

mental shotgun — 思维的发散性

系统 1 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多种估算(System 1 carries out many computations at any one time),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对眼力所及范围的立体物进行评估,例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和特性等方面的评估。这便是我们的思维发散性,也使得我们的系统 2 在思考时常会出现不专注受干扰的情况。


Ch 9: Answering an easier question

Substitution — 替代问题

系统 1 遇到有难度的 “目标问题” 时,如果大脑中有与之相关的容易回答的 “启发式问题” 答案时,通常会采取 “替代” 的方式来置换问题的答案。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

这里的目标问题,即需要我们动用系统 2 的思考来回答的问题(The target question is the assessment you intend to produce)。而启发式问题,则是系统 1 将目标问题替换为更容易回答的问题(The heuristic question is the simpler question that you answer instead)。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替代问题,某些时候可以作为解决难题的一种策略性办法,如 George Pólya 在《怎样解题》(How to Solve It)一书里提到的启发式解题思路。或如我们有时在和小朋友对话时,会自然而然的通过一些启发式提问来引导他们思考有难度的答案。

但很明显,本书作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即面对难题时,系统 2 有时会犯懒,默许系统 1 对问题的替代答案,从而造成答非所问。

针对这个情况,书里举了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调查一些德国学生,问他们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 1 - How happy are you these days?你最近感觉幸福吗?

问题 2 - How many dates did you have last month?上个月有过几次约会?

在分组实验中,因为问问题的顺序不同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大不同。

按照顺序先问 1,再问 2 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答案的关联度几乎为 0。很显然,学生的幸福感与否,和上个月的约会次数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约会次数多的学生未必觉得幸福。

但是调整顺序后先问 2, 再问 1 的实验结果却发现,这两个答案的关联度能达到心理测试的最高水平。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的原因分析发现,虽然约会并不是学生的幸福感来源重心(如果是的话,第一个实验结果就不会显示关联度近乎 0),但是当实验者先问到约会次数问题时,系统 1 可以很快的对这个简单的问题作出回答,并在脑中回忆起约会的浪漫,从而导致在面对有关幸福感的问题时(本该系统 2 发挥作用仔细思考的),不自觉的将该问题与前面的约会次数问题相关联,进行替代与转换。

有意思吧,我们就是会经常这样不自觉的就被系统 1 给牵着鼻子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