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的书影

2019年6月书单(更新中)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130人  禅鹅馋大鹅

六月读书关键词是“看不懂”。

32.《零极限》 三四星

看这本书是因为学霸猫在文章里说到,这本心灵书籍她看了十几遍。我翻开书,看完了,还是看不懂。

书中出现最多的话是:清理记忆,获得灵感。清理方法很简单:“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不是向神行请求宽恕,而是向神性帮助自己原谅自己。按你胃,看不懂也正常,学霸猫都说她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觉得不知道这是啥,还觉得奇奇怪怪的…包括作者也经常一边写他老师的故事一边说怎么感觉不像真的……

整本书不咋理解,能问出来的问题也很少,目前能想到的有:怎样才是真正的清理,而不是压抑或者逃避?

一些有感触的地方:

(有删节)觉醒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是受害者 。

我们挣扎、抱怨、抗议,还聚集起来与掌权的人抗争。

第二阶段:你获得掌控。

你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力量,你领悟到设定意图的力量,你领悟到视觉化的力量,你开始想象自己想要的未来,采取行动,直到成功。

第三阶段:你开始觉醒

。你意识到对于生命你可以选择却不能控制,你还意识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妙的事,就是接受每个当下。在这个阶段,奇迹不断发生,时时令你惊叹。总的来说,你时时刻刻生活在惊喜、奇迹和感恩中。

受害者心态是我这一个月感触比较深的一点,这点也让我向痛苦认同。掌控更好理解,比如什么成长啊、改变命运啊、追求财富啊啥的。觉醒和放手给灵感,是我最近有意识但求之无门的事。

还有一段是译者书末的话:

你已经“是”了,无法再“是”。你如何打开一扇已经开启的门?除非你想玩这个游戏,你会先把门关上,再打开。

这正是我这个周末一个很重要的启发:不是真的缺什么,而是有强烈的匮乏感。我们本是富足的,但总选择去看自己所不拥有的,也不承认自己已经拥有的。

33.我是个怪圈 四星

这本书已经断断续续从三月看到了六月。好难读啊…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完了其他二十本书……

书中那一堆数学公事我渐渐就不求看懂了,速速扫过……不然还得读个两年。到后三分之一才发现,对我更有触动的地方在后面,看前半部分的时候说“看哭了”是一种夸张,到后面从他妻子去世写到“每个人都是一束他人灵魂的碎片”那里,我还真的看哭了…对于死亡和消失的认知和电影Coco也有异曲同工。

看书的过程中不断想跪拜作者,这本书实在太令人叹服了:丰富的联想,精彩到让翻译十分为难的文笔,知识的融合以及扩展,饱含深情又根植理性……

下文是我认为书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可以略微窥见作者文采:

“我们都是奇妙的拼贴画,是古怪的小小的“拷贝”星,通过累加其他人的习惯、观念、风格、怪癖、玩笑、习语、语调、希望和恐惧而成长起来,仿佛它们都是从天而降、忽闪而至的流星,与我们相撞并结合在了一起。
最初,这种不自然的、外来的举止缓慢地融入我们的自我之中,好像蜡在日光下熔化,然后逐渐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跟它们曾经作为他人的一部分的状态没有什么不同(虽然那个人也很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但我并不是想暗示说,我们会欣然接受任意一种闯入我们星体表面的行为习性——我们是挑三拣四的,通常只接受我们羡慕或渴求的那些特征,但是即使是我们的选择风格,其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影响;作为反复累加的结果,我们会渐渐转化成另外的样子……
以上这一切都在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他人灵魂的碎片,只不过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而已。但是,灵魂碎片每一位贡献者的表征当然不是平等的。那些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是在我们内部获得最强大的表征之人,而我们的“我”也正是通过他们所有人的影响在很多年里复杂的相互冲撞而形成的。

还有关于“怪圈”这一点,我印象也比较深,这种互相包含又有点像悖论的“圈”,甚至有点细思极恐。我看了书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本来以为什么都没看懂,但放下书,发现在生活中时常意识到这种自我指向的“怪圈”。

“2加2等于4。那个迷人的短语——“两个2”——让我的脊背打起了阵阵激灵,因为我意识到,它涉及将“2”这个概念应用于其自身之上。这是一种自我指涉的运算(operation),把一个概念扭转回到它的自身。”

合上书,想想为这本书花的精力之多,和我的收获之少(没咋看懂),会觉得有点不值得。但写完上文的复盘,我发现这种“看不懂”的感觉,以及对本书写法以及作者学识的惊叹,对我也是很大的收获,非常长见识~

34. 掌控(张展晖) 三星

这本书是讲精力管理的,我理解就是如何在各种加班中还有力气生活,而且可持续。

作者是体育出身,之前做过徐小平、樊登、罗振宇等的健身教练。我在樊登听书上听过他和樊登的对谈后觉得有些东西和之前的认知挺不一样的,于是开始看了这本书。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两本书看得晕头转向,得看个通俗的缓缓。这本书挺容易读的,可以速速读过,只看自己觉得重要的干货。

收获:我之前低估了有氧运动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性,高估了练习肌肉的重要性,练出马甲线以及忙了之后,运动的动力大幅减弱。不过从我的心率来看,我的心肺功能确实不咋样。我的心率来看,我的心肺功能确实不咋样。我以膝盖不好为由从不跑步,现在看,觉得可以从坡快走开始,书中也很强调运动强度的循序渐进,以心率为风向标。

“自己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看似饱满的精神状态是以心跳次数的激增为代价的。早上起床时,心脏应是由慢到快慢慢苏醒的,而他在早上起床时,心脏像是经历了心肺复苏,直接进入了快速运转状态。”

另外,书中说燃脂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强,反而太高强度运动可能不咋燃脂。

“有个专业概念叫EPOC(过量氧耗),EPOC会随着运动能力的增加越来越少,也就是说运动水平越高的人,身体恢复得越快,EPOC越少。因此高强度运动的燃脂效果并不好。其次,肌肉通过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训练,会产生更多的用作脂肪燃烧的耐力型肌肉。”

还有书中关于注意力和心态的部分我也有一些共鸣,是我最近思考的东西: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并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放弃主权。”

困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看到即使不同的观点也都觉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到底谁更有科学依据。也可能一些事情就是没有打成共识以及辨出绝对的对错的。

35. 葡萄牙的高山 五星

这本小说作者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据说写的书很难看懂。我看这本书豆瓣评分很高,加上很符合6月“看不懂”这个主题,也想到一阵子没看小说啦,于是开始看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即使真的看不懂,却忍不住想感叹是个神作,仿佛被作者催眠了一般。

本书有三个故事,每个相隔三四十年,每个故事单独看都是完整的,但三个故事之间有一些其妙的联系。除了人物间联系,还有死亡与哀伤、宗教、犀牛、倒着走路、车与旅途等等线索。三个故事都很荒诞,还都以很让人意外的方式在重要的情节处出现了黑猩猩。

作为读者,看这三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感受越来越强:看第一个故事时候感觉不知所云莫名其妙,感觉有点无聊,我对于故事主角几乎没有情感带入,不管他是悲是喜,我都像在冷漠地看热闹。

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心中涌上了更多的好奇,希望尽快看下去,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这里涉及了关于真信仰和死亡的讨论。故事后半段,突然出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荒诞情节,和第一个故事的联系也徐徐展开。

看第三个故事时很快就涌出了一种奇特的带着点恐惧的温情,也会担心作者会不会又用一个奇葩的情节打破它,让这种感觉戛然而止。另外,看到这个故事后半段时感觉心里涌动着一股“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越到结尾心跳越加速,即使情节依旧平静缓慢。这时再回头看第一个故事,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包含着后面故事里的线索。

不时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智慧击中,觉得和《当下的力量》和《零极限》有些异曲同工,比如下文:

“奥多(一只黑猩猩)掌握了煮粥这种简单的人类把戏的同时,彼得学会了一项困难的动物技能:无为。他学会了如何从时间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凝视时间本身。以他的观察,奥多在大多数时间里做的就是这件事:沉浸在时间里,仿佛坐在一条河里,看水流过。这是很难的一课。只是坐在那里,简单地存在。”

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各种感受翻涌着,又感觉故事戛然而止,还没看出个所以然,就这样结束了。于是除了被书本身震撼的感觉,还有种“竟然没看懂就结束了”的不甘心。但意识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就发现掉入了作者文中所说的陷阱里:

思考作为人类的一大特质,为什么反而令我们笨拙不堪?

哎,难以言说的感受依然在翻涌,深感语言在此刻的苍白无力。

36. 公主走近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

开了个头,继续本月的看不懂主题。

传送门:

2019我的书单汇总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暖眼旁观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