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曾去过北京
改编扩容之不二写的那个人曾去过北京。
他第一次站在北京南站的时候,眼前滑过的不是那些亮丽的光鲜的广告,而是她描述过的大块地砖和流动的人。
她曾经说:“你知道吗,北京南站特别气派,气派的不是这些高层建筑和时尚的店铺。而是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和承载所有重量的地砖。”
他在社会上晃荡了好多年,终于得到了单位批准的假条,这是他压缩自己时间,每日加班到深夜换来的五天假期。
坦白说,孤独并不让他难堪,难堪的是她需要他的时候,他不能陪在她的身边。男女之情,小学的时候懵懂,中学的时候想入非非,大学时候却又蠢蠢欲动和阴差阳错,毕业之后也曾相亲几次,却都无疾而终,失去了激情。
她出现在他生命里是一道光,他通过她看见了故宫,长城,天安门以及那个城市被白雪覆盖的美丽。
他原本对生命充满了虚无和荒诞感,但是目睹了父母一天天的老去,以及每次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情,突然就觉得生命是有重量、有质感的,是触手可及的又是戛然而止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时候这种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言语会在某一时刻变得锋利,像一把尖刀戳进胸膛,伴随着父母冷漠又期待的双眸,扎得人生疼。
他想要安定下来,如果是和她的话。
这次他来北京,并没有告诉她,他想用脚步丈量她曾走过的地方,他想感受一下她生活的地方,顺便衡量一下,自己能否给她安定的生活以及更换城市未知的恐惧。
他遇见她之前,都是恍惚的,时常失眠。用现金流行的话说,他有些迷惘。其实他知道,迷惘是因为对生活和未来的不确定,他缺少信心,他想到如果身边有了一个人的陪伴,那么他就必须负担她所有的情绪和生活,他的生命里将多一个人,两个人,然后组成一个所谓的家。而这个家带给他的,是责任,是义务,是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他觉得他没有底气。
人潮汹涌,他被撞得东倒西歪。他突然想起她曾经说过北京地铁的爆堵以及排队进天安门的拥挤。他苦中作乐地笑了笑。
他终于亲眼看见了天安门,他亲自走进了故宫以及爬上了长城的阶梯,他用了两天的时间才走完她曾经说过的这三个地方。他笑了笑,掏出手机查看购物软件的最近订单,那是他给她买的水果订单,上面是她公司的地址。
他想见她。
他想抱抱她。
他想对她说:他很想她。
去到她的公司需要转两趟地铁,步行三十分钟。还好,他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去她公司楼下等她。
她看见他,会高兴吗?还是会假装没有看见他?
不对,她能认出他吗?毕竟照片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他能从茫茫人海中一眼看见她吗?
他不确定,心却因为这份不确定开始了急促地跳动。他是有些紧张的。他认真看看自己的穿着,以及给她带来的礼物。或许,她还需要一束花。
下午四点,他已经到了她公司楼下,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暖和,他抬头看了看蓝天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花。他突然笑了起来。
他给她发信息:“今天天气真好。”
“嗯,天气很好。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我身上呢。”
“晚上吃什么?”
“唔,不知道呢,回家随便做点什么呗。”
“那,你想吃什么?”
“怎么?你要请我吃饭?我给你说,外卖吃多了不好,你不要总给我点外卖。”
“哦,不点。”
“所以,你在干嘛呢?”
“晒太阳吧。天气很暖。”
“瞎说吧,大冬天怎么会暖和。”
“嗯,心里暖和。”
他等了半响,她的消息没有过来。他又笑了笑,许是有些忙吧。看了看时间,距离她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
手里的花传来的香气伴随着着暖洋洋的阳光,晒得他有些昏昏欲睡。
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扭头一看,一位俏丽的女孩穿着一身黑色到脚踝的羽绒服,是她。
“嘿嘿,没想到吧,是我。”
“你不是在上班?”
“哦,我站在窗户边上看见有个傻子捧着花晒太阳。”
“哦,才没有。”他否认,把花递了过去。
“走吧,不是说请我吃饭?”她接过花,伸手挽着他。
北京藏在他的心里,仿佛蚌壳里新长出的石子。
“在写什么?”她突然趴在他的背上,眼睛看着他写下的字,“那个人曾去过北京?嘿,那个人现在也可以去北京。”
他转过身抱着她,然后笑着说:“只是突然想起了当初去见你时候的心情。”
“我当时是不是很聪明,一眼就认出了你?”
“是啊是啊,我的小朋友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