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得着

2023-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Leo的防丢绳

我看书看得比较少,虽然自己列的必看的书单的名字很长,每当问起大学的时候最后悔的事是什么,还假惺惺地说,去图书馆的次数太少了。

其实也不是非得自己要必须看一些书,多数还是受到了“著名”二字的蛊惑,是虚荣心和好奇心在作祟,仿佛没有读过这些名著,就特别孤陋寡闻,就无法跟正常人交流一样。

当然,必须要看的书也不全是因为那些“虚名”,还有可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者择日不如撞日的缘分,打开一本书,就像认识一个人,也是随缘的。

反正不管怎么样,号称看电影比看书多的我,最近还是断断续续又读完一本书,叫《一句顶一万句》,书的内容也类似我开篇的这种平白直叙,车轱辘话的来回说,絮絮叨叨,平淡无奇,但就是这样一本平实无华的书,却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您猜怎么着?我没看过《百年孤独》,虽然我知道那句,生命中的所有灿烂,终将用寂寞来偿还。这本书一直就在我的书单里,甚至我家客厅的书架里现在就摆着这本书,还没有拆开包装,至于迟迟没有打开可能是因为缘分还没到,上一次我心心念念满怀期待打开一本书又极度失望的体验,是在看完《在路上》,有次我看七月写了这本书的书评,冥冥中总觉得书中的各种名字会让我不舒服,所以先在那摆着吧,也许有一天会有打开它的冲动。

说来也巧,这本《一句顶一万句》也是七月送给我的,有次我们在说脱口秀的事,刘震云作为评委被李诞夸赞成是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家,于是七月去买了这本书看,只不过她下单后好久都不到货,后来忘记了,于是又在另一个平台上买了一本,正好多出一本便寄给我了。

说实话,这本书非常适合我这种没有文化的人来看,门槛比较低,毕竟我知道的成语典籍和古诗词都比较少,通篇读下来30几万字,就感觉像在村东头的矮墙下晒着太阳喝着茶水,听上岁数的大爷讲那些家常理短一样,铺垫,回环,猎奇,八卦,惊艳,唏嘘,样样都有,上下两部,一出一进,几十年间的日月轮换,几百里间的探寻辗转,熟悉的场景,相似的人设,时空一直在变,人却一直没有变,原来人的底色,竟然真的有一种充满宿命论的历史悲凉。

读完这本书大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它被称为是中国版本的“百年孤独”,小说里的两位主人公也好,那几十个配角也罢,包括我们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其实都在找一个人,就是那个“说得着”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同学,亲戚,父母,孩子,甚至是个之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但是大事小事你想跟他商量,能让你心安,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并不容易,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碰不到,即使是碰到了,这种关系也不一定是长期维持的,因为大家彼此都在变,你不一定是你,他也不一定是他了。

所以我们出巡半生,都在寻找这个“说得着”的人,更多时候是在抚慰那个孤独的“自己”,孤独是一辈子的主旋律。


关于“说得着”这个命题,我倒觉得老玛的一篇阐述说得非常有道理,粘在这里就当参考文献了,能找一个“说得着”的人是多么难。

人与人之间,表面融合不太难,深度理解是非常罕见的。这也叫“相爱容易相处难”。
难处全在逻辑中摆着。第一人心里想的东西经常变,自己尚且搞不清楚,更何况别人。今天开车出门是一种逻辑,明天改步行则是另一种逻辑。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是一种想法,结婚有了孩子又跑到反面去了。
有多少人能看见自己常常自相矛盾?我们到底是看不见还是不想看见?
第二 人的大部分思想都藏在意识的阴影中,表面的那些理由,能说得出口的那些,其实只是非常不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拼凑出来的。(未必是主动编造。有个词叫做“自欺”。)
第三 表达效果。因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表达不完整、不准确,大多数人甚至不会表达,想当然的认为对方一定清楚自己的想法。这样想太乐观了。要常常提醒自己:谁都不是宇宙中心。
第四 接收方的理解差异。你确实是好意,但是被对方理解成了嘲弄,你试探着伸手打个招呼,对方认为你又来占便宜了,因为你昨天确实占了对方便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