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饭拌白糖,咸肉粽蘸白糖,是我们江门人的吃法吗?
今日小寒。
这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会有雪霜。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俗话说:冷在三九。
不过,今天的江门,依旧是阳光普照,气温上升,街上,甚至还有人穿短袖。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啊,油麦菜、生菜、菜心、芥蓝都是长得最好的时候。
大寒在江门会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大概是吃了糯米饭,寓意有吃了糯米饭,身体就暖了,不会怕冷了。小寒时节的习俗就没有了,在全国小寒习俗也较少,大多也是与“吃”有关的。
南京很多家庭在小寒这天都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各家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可口。
广东一些地区也会在这一天做糯米饭。在糯米里配上炒香了的“腊味”,广东人统称腊肠和腊肉为“腊味”、加上芫茜葱花等材料一起煮,上桌香喷喷的。
这个做法与江门大寒吃的糯米饭做法是一样的,有时候还会加上煎香的鱼饼丝。记得小时候还有个现在看起来很吓人的糯米饭食法,就是糯米饭里不加腊味也不加鱼饼,只是光煮一煲糯米白饭,然后吃的时候再拌上一勺白砂糖。
吃起来,饭就是甜的,那砂糖还没有融化,在嘴里就像咬了口沙子一样。现在想起来,好像别家没这种吃法,我觉得大概是那个时候家里穷,没钱买腊味的做法。
我倒也没有觉得糯米饭拌白糖的食法奇怪,毕竟,用糯米做成的粽子蘸白糖的食法,不就是江门地区很多人在端午节的食法吗?就连咸肉粽,我也会蘸白糖吃。
只不过用咸肉粽蘸白糖吃,每次我这样吃,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还有人质疑说,我们江门五邑不会这样吃粽子。他们说,只能枧水粽蘸白糖吃,咸肉粽蘸白糖吃,又咸又甜很怪。
但我明明从小到大,在家里都是这样吃,而且,有时候还会用油煎一煎咸肉粽再蘸白糖吃。难道我不是江门人?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新会县志》是这样描述当时新会端午的习俗是早上饮用蒲艾酒,中午吃粽子,吃罢粽子便去看赛龙舟。就是:
“端午早饮蒲艾酒,餐角黍,午后看竞渡,舟楫横江,鼓乐喧天。”
蒲艾酒在记忆里没有喝过,粽子一直都有吃,龙舟呀,这几年都没有去现场看过了。圭峰山上也会有龙舟竞渡,不过,我还是喜欢看礼乐和潮连的龙舟赛,怀念从前为了看龙舟,人多得有时候会被挤下水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