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古代公务员们尚且玩儿不转,小民们就不要瞎折腾了
安居乐业,古代公务员们尚且玩儿不转,小民们就不要瞎折腾了。
来源于网络
起初,先秦时期无论地方官还是京官没有自己的房子,与官衙连在一起的“官舍”,就是官吏的住所。如今谓之“机关大院”,属于国家资产,而且往往特定属于某一官署。如省府官属宅,即三省省官的官舍;枢府七房院,即枢密院各房长官所居处。
来源于网络
自西汉后期开始,地方官吏家属可以随居官舍。《汉书》卷九十三记,侍中董贤为邀汉哀帝宠信,休假日亦不肯回家与老婆团聚,于是哀帝特许董贤的妻子搬进他在宫中的住所,“若吏妻子居官寺舍”。譬如,宋代的司马光生于郫县的官廨,其父时任该县县尉。欧阳修也是其父任绵州司户参军时“生于司户官舍” 的,后人还把这个住宅改为“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以志纪念。
来源于网络
居住官舍不仅是一项福利,也是一种政治待遇。北宋时的名相寇准因受政敌迫害,被贬为衡州司马。衡州府不给他分配住房,“百姓闻之,竞荷瓦木,不督而会,公宇立成”老百姓自发给他盖了一套房子。 朝中政敌一见,好嘛,还有免费屋住,立刻将老寇贬去雷州,看谁还给你建房。
来源于网络
又有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被政敌章惇贬到雷州,“不许居官舍,遂僦民屋”。章惇知道后,严令州府追究敢借房给管制分子苏辙居住的百姓张某某。到后来章惇被斗下台,也被贬到雷州,碰巧也向这个张某某求租房子,张某心有余悸道: “前苏公来,章丞相几破小人家,今不可也。”于是嘛,章相公领受了这番因果酿出的苦酒。
来源于网络
宋代为什么将官员的儿子称为衙内?自秦汉以来,凡地方主要官员的家居区,都圈定在衙署以内,俗称“内衙”,但如寇准、苏辙这些贬官,名义上级别比鲍当的曹官还高一些,但实际上是到此接受管制的,所以,无权住在“内衙”。宋人道: “以衙为廨舍……儿子谓之衙内”,因此“衙内”成为宋代官员子弟的代称。逼林冲上梁山的高衙内就是这么个东西。
咱们再说京官的住房问题,很简单,自己解决。从唐代起,朝廷一般就不为京官提供免费住房,宰执大臣皆租屋而居。
来源于网络
京朝官的官衙和官舍是分开的(大理寺除外),对多数京朝官而言,衙与舍的分开就意味着“携眷免费居住官舍”的福利没有了。如果定要拖上老婆儿女一大家子,而在京师又无祖业,那就必须别作选择了。一种是买地建房或直接套购现成的公馆。假如经济条件困难,便只能陋室将就了。唐玄宗时副宰相卢怀慎屋宇极陋,堂堂副相“卧于弊箦单席,门无帘箔,每风雨至,则以席蔽焉”。
来源于来源于网络网络
唐代名相姚崇因中心地段房价太贵,住所买在偏远的地方,为了上下班方便,又在皇城附近的旅馆里包了一间,终因起居失调而“病店”,病卧在旅馆里了。最终还是唐玄宗让政府出钱,在中心地段新盖了一所让姚相自认为合适的住宅,从此避免了挤旅馆的苦恼。
来源于网络
官员退休离任, 必须搬出官舍。有时,皇帝为表示对大臣关怀,特赐一部分高级官员携眷入住国有的宅第,当然,一般情况下又随居者的调任、贬谪或告老还乡而收回。唐玄宗即位不久,老宰相李日知自请退休,一旦获准,就马上退还官舍,搬进其他房子。当然,以“赐第”形式化官为私的也有,不过因改朝换代或获罪受处等原因,亦难保永业。
来源于网络
这做法基本上为以后朝代继承,其中尤以宋代最“悭”。宋代,从京都到各地州府,都设有楼店务(后改名店宅务),相当于房管局。譬如宋真宗时杨砺官居枢密副使,照样借住楼店务的房子,死后,宋真宗登门悼念,才发现其“僦舍委巷中,乘舆不能进”, 枢密副使在一个深胡同里租住,宋真宗的车比胡同口宽,无法行进。
来源于网络
然而,这种办法虽能节省支出,但工作上的不便仍很多。大理寺曾发生领导下班回家,而犯人越狱逃跑的事件。于是,宋神宗在右掖门之前建两官舍,每府相对四位,俗谓之八位。不过,能免费住进“两府八位”的毕竟没有几个,中下级官员还得“僦舍而居”。而房租是按月缴纳的,对比收入,“恩格尔系数”也不低。而且还不时生出“楼店务增三分房钱”的争论。 所以宋代每逢大节,朝廷都会有免僦屋钱多少日的福利,也就是说这段日子免公家房租。
来源于网络
离开官舍,不得带走任何公家用品。官舍内的一应家具杂物都按入住者的身份由公家提供,当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簿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
来源于网络
话说,王安石从出判江宁府任上自请退休时,夫人吴氏把官舍里一张躺习惯的藤榻带回了家。未几,“郡吏来索,左右莫敢言”,只好悄悄向王安石汇报。王安石知道夫人好洁成癖,自己则因邋遢与她每不相合,于是跣足登床,偃卧良久。吴夫人望见,即命下仆送还,老糟头子给我弄脏了,我不要了,还给他们去吧!
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擅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说:“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
由此可知,古代的官员们的房子问题仍然是个问题,安居乐业的理想公务员们尚且玩儿不转,小民们就不要瞎折腾了。
��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