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年系列之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人生十年系列之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引言
前段时间的“庚子大疫”系列而今告一个段落,总共写了6篇文章:
庚子大疫系列之停与行
庚子大疫系列之读书与爱情
庚子大疫系列之众生百相
庚子大疫系列之贫穷的空气
庚子大疫系列之一首直白的诗
庚子大疫系列之当初心遇见黑天鹅
其中最受好评的是第四篇《庚子大疫系列之贫穷的空气》和第六篇《庚子大疫系列之当初心遇见黑天鹅》,也许是因为足够真实,以最平实的文字叙述了人生旅途中的点滴。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真实,最容易打动人;真实,也最不为权所容。
而我更相信,随着征信体系的日益完善,真实,将会是我们每一个人通行于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
除了真实的表达,我在这篇文章里还提及了网络在线教育一事,但并没有展开来讨论述说,毕竟,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在教育上。
所以,当我回归“人生十年系列”写作之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继续写教育的事儿。一来,过往的十年,我一直从事的工作与教育相关;二来,未来的十年,乃至更多的十年,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坚持在职业教育领域,并实现更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帮助孩子们一起成长。
如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允许我用文字带你们走进一个光怪陆离的教育世界。是的,就是光怪陆离,快与慢的命运,光与暗的交替,良善与邪祟的交锋,坚守与放弃的抉择,我带你们一一见识,前提是我不会被屏蔽封杀。
至于说要写多少篇,尚且不知,但一定比“庚子大疫”系列要多,因为“教育”的话题,自人类文明演化以来,便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话题,它值得也必须让我用更多更真实的笔墨为之记录。
今天,就从教育的本质开始,我们且行且看!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不喜欢孩子上职业类院校?
是的,我们先从这个问题开始讨论——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基本上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孩子去上职业类院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专技校、高职大专。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站在我从业十年的专业角度,为你普及一下中国各种教育之间的一些关系,或者说联系。
因为这其中涉及的教育分类非常繁杂,我只挑选父母和孩子比较关心的几个阶段来说,以下内容敲个黑板,可以复制粘贴收藏起来。
第一,学前教育:以幼儿园(常见的有全托制、半托制、寄宿制、计时制)和学前班为主。
这一领域,诸如宋庆龄、蒙特梭利、大风车等学前教育机构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而推动这一领域激烈竞争的底层原因,就是中国父母普遍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良好教育从学前开始啊!
第二,义务教育:其实就是小学六年加上初中三年,在我们中国,这九年统称为义务教育,且依据宪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和课本费全免,学生仅需承担杂费。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一时间段对父母和孩子最大的影响是那两道坎——小升初和中考,父母忧虑的是学区房,孩子焦急的是考分,这两者都决定了孩子将进入一所“全国、全省、全市排名多少”的“好”学校。
第三,高中教育:就是全力奋战高考“暗无天日”的那三年,各类口号贴满墙“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高考无异于是一条,可能还是唯一一条可以改变自己人生方向的道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围绕着高考展开的各类课外辅导培训更是多如牛毛,君不见,亚洲高考工厂——毛坦长中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至于说黄冈考卷、海淀真题、衡水辅导那更是多少考生心中的噩梦,又是多少父母心中的救命稻草。
以上三种又可以统称为K12教育,也就是对基础教育的统一称呼,这一领域也是如今各类教辅培训机构厮杀惨烈的领域。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因为疫情的影响,主打线下教育培训的兄弟连和主打在线教育培训的明兮大语文宣告破产倒闭,可见竞争程度之激烈。
好了,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教育上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和孩子都会觉得,完成了基础教育,将孩子送入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所以,高考后也是夫妻扎堆离婚的时候,忍了三年,太不容易了。
但是,真的就是这样的吗?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和孩子,对于K12教育的接触和理解肯定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但是对于K12教育之后的各类教育,那就显得陌生且不重视,疏离且不自知了。
甚至于很多父母、老师在鼓励学生备战高考的时候都还会说——你现在辛苦一点、努力一点,将来进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这意味着在父母、老师眼中,基础教育完成之后,人生就完满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专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之一。
其实,知识从来就不可能轻松获得,而教育本身更是一项持久的辛苦训练,基础教育的完成只能说是奠定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后面还有更多的教育在等待着。
我将之大体分了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先来说普通高等教育,因为职业教育又有很多细分,非常复杂,但值得你收藏!
第四,普通高等教育:通常情况下来说,在万千父母心中,普通高等教育就是高等教育,也就是指自家的孩子考上了本科(至于继续研究生深造,此处就不讨论了),尤其是重点本科,那种荣耀,就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光耀门楣了。
要是换做一个十年不出大学生的乡村,十里八乡都要为这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热闹庆祝一番了,这就是中国高考带来的现实,对于个人而言,也可能是寒窗十二载,最荣耀的一刻。毕竟,上了大学以后,到底是虎啸龙吟,还是不绝如缕,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此,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就算是完成了,或者说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本科毕业,整个教育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殊不知从高中开始,我们的教育体系就衍生出了职业教育这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路径,并且也开出了繁盛的果实,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此处的言语,你懂得)。
那么,职业教育又有哪些呢?简单来说,有两大类,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非学历教育,后者且让我们放置一旁,只来说说前者。为了方便叙述,以下文章中我所提及的职业教育均与学历相关,除非我另外做出了释义或说明。
职业学历教育又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中考以后就可以进行选择,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职业高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职高”“职中”;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常称之为“中专”;
3、中等技工学校,通常称之为“技校”。
接受这三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校生”,更通俗的表达叫做“中专生”,一般适龄学生为14/15-17/18周岁,等同于高中学历。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呢,就比较多了,可以分为五类:
1、高等职业学院,通常我们称之为“高职”(请注意和职高是不一样的);
2、高等专科学校,通常我们称之为“高专”;
3、五年制大专,也就是3+2,即三年中专/高中加上两年大专;
4、高级技工学校,通常我们称之为“高工”;
5、技师学院,一般来说,技师学院的大专/本科学历都是由合作院校发放的。
其实,这五类中,严格来说也只有前三类,后面两类其实都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它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需要和高等职业类院校合作完成的,在这两类学校就读的孩子,相当于拿到了A学校的中专毕业证书和B学校的大专毕业证书。
好了,我花了这么长的篇幅,来为更多的父母和孩子普及中国教育的不同种类,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想要给你一个教育的全貌。
基于这个全貌,就能更好更清晰地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基本上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孩子去上职业类院校?
我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的教育理念带来的深远影响。
自从唐朝真正确立科举制度以来,为广大中下层阶级的子弟打开了一扇向上跃迁的大门,一朝得中,便是鱼跃龙门,除了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以外,更是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于是,读书/教育改变命运就通过科举制一下子以最真实的姿态呈现在了普罗大众的面前,哪怕只是一个七品的县令,也足以让天下读书人为之癫狂。毕竟,在此之前,中下层阶级的子弟,读书再多,也难登朝堂,而此刻,读书/教育的意义如此明显,趋之若鹜者不胜凡几。
于是,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一直到今天,读书/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中国人尤其是中下层百姓的心扉,甚至骨髓。(题外话:上层阶级对于教育可不是这样的理念,以后会通过文字呈现出来)
映射到今天,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入一流名校,就是摆谢师宴的时候,也是荣耀无比;老师们也期待自己的学生进入重点本科,一方面是精神领域的育人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职称、薪资等实际利益。
就好比科举制的时代,状元、榜眼、探花所授官职也远超普通进士,至于名落孙山者,更只会惹来一片讥讽,只好暗自鼓励自己,三年后再战。
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为何而今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进“双一流”本科院校了,再不济,普通本科也行啊。或者复读一年再来考,总之,就是不能去读职业类院校,面子上挂不住,未来也谋不到好出路!
第二,中国的教育模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职业教育非常普遍,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培养发展的都是专业型人才,讲究的是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
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模式期待培养发展的是全能型人才,什么都要会,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样样要学,更要学好,这样才能全面发展,考出优异成绩,进入一流院校。
基于这样的教育模式,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但凡有条件的,家长们肯定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读职业类院校,哪怕读一个学费昂贵(一般超出普通本科、专科两倍)的三本院校(如今应该叫应用技术型本科)也好。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图(基于同一座城市、同一个专业进行的对比,特殊类型、国际合作的专业不在此列),让各位父母和孩子看看三本院校与本专科之间的学费差距,如何选择,想来应该不会是一个难题。
三本院校与本专科学费对比表(以上海作为就业城市)
类型 三本院校 重点本科 普通本科 普通专科
学费 1万5-2万元/学年
总计6万-8万元 5000元/学年
总计2万元 4200-7000元/学年
总计1万6-3万元 4500-6000元/学年
总计1万5-2万元
学制 四年 四年 四年 三年
毕业后薪酬 5500元/月 9700元/月 7200元/月 4500元/月
回报周期 12-16个月 2-3个月 3-4个月 3-4个月
再加上其他费用的支出,整个回报周期肯定会更长,既然如此,父母应该结合自己孩子平时的成绩,以及孩子的兴趣、能力,认真且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选择职业类院校?
若有进一步咨询了解的需要,可以留言/私信问我,我将为你个性化解答。
第三,职业教育的结果还不够显化。
我们国家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高校扩招,这22年时间,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也是十足。
但是,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录取率从5%到今天的80%,这其间含金量的下降就可想而知了,更重要的是虽然扩招造就了很多大学生,但社会对大学生的吸纳并有那么明显。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求职者过往的经历,但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又何来职场经历之说,能拿得出手的大多都是寒暑假工以及平常的兼职经历。
所以,当一个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和一个普通本科院校刚毕业的学生面对同一个岗位的时候,后者显得苍白无力。
本科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在学历层次上低一些的大专学生了。
另外一方面,因为长期以来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个体收入、社会认可度、社会地位等方面,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单一技能或者某一领域的专业产生误解,也加重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第四,家长的观念尚未发生转变。
以上三点都是经年累月的积淀,正是这些积淀让家长们形成了固有的观念,这些“过期”的观念给父母带来了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导致父母会阻拦孩子选择职业类院校。
但是,也请各位父母及时关注我们国家及政府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改革作出的努力和成果,除去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近两年来更是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扶持力度,包括但不仅限于社会力量的参与、校企融通的鼓励、职业院校的结构优化等等。
从政府到高校,从企业到老师,还有一些如我一般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对德国“双元制”、美国CBE、新加坡双轨制、台湾建教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探讨下,积极寻找更适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让职业教育的成果更加明显。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变革与发展的需要,随着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视,中国职业教育的前景不可限量。
所以,在给予孩子教育这一点上,我们的父母也应该适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思想,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给孩子更适合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综上所述,我用了四千多字来回答父母为何不喜欢自己的孩子选择职业院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它从来都不是单一模样的,它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从而理解它的本质。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教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也是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这还是教育;孟母三迁,这更是教育。
教育从古至今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千人一面的,因材施教才是最适合的教育,我无意于批判如今的应试教育如何如何,毕竟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做得比中国好。
虽然有填鸭式、机械式的“教学能手”,但也不乏生动形象、循循善诱的老师,他们能够看到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藏有一个储存着宝藏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品德、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性、有智慧、有直觉、有美感等生命最初始的能量。
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揭开宝藏盒子的面纱,将之唤醒,就如同苏格拉底的父亲对待石狮子一般,用手中的雕刻刀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
父母也是一样,结合前文最直接来说,当你的孩子面临高考过后院校选择的时候,请各位父母三思而行。
不要基于单一维度的考虑,而是结合孩子的性格、兴趣、能力、分数、人生目标,以及社会发展、行业趋势、城市建设等综合维度做出决定,父母更应该给孩子的是唤醒,唤醒他们心中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国家的热情与关注。
所以,老师也好,父母也罢,请引导好学生自尊的培养,呵护好孩子明净的心灵,让他们学会见微知著,学会触类旁通,学会自觉自悟,进而去主动感受生命的跃动,人生的活力。
至于说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真的不用着急,当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就会激发Ta强烈的自主学习意愿,更会促使Ta完善自己的人生三观。
此处,我题外话一句,我和我团队构建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就是激发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设。
只不过,因为现实教育存在的诸多状况,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挺困难的,学校基于升学压力的现状,难免在这方面会疏忽很多,这就对家庭教育、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一定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和习惯强加于孩子(这是中国父母的通病),而是更多的给予唤醒,激发他们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理解和学习。
为人父母者,应该用你的灵魂去唤醒孩子的灵魂,用你的心去感召孩子的心,用你的生命点燃孩子的生命力量,所以,不要为他们规划什么,多些陪伴,多些唤醒。
就好比职业教育,这也是一条可以盛放鲜花的人生道路,更何况中等职业教育里面,有部分孩子是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也就是说,当自己的孩子中考的时候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比如省重点、市重点的时候,分数也只够读三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截断他们学历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而且,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深度重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专与大专、职业本科之间的对接也被打通了,意味着即使中考失利,选择了三校的孩子,未来也还有广阔的学历提升空间。
所以,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且剧烈变革的时代。
愿我的文字也能将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唤醒,人生从来都是一场长跑,不在乎一时的爆发力,而在乎长久的坚持,教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