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如何让普通的材料升级?

2021-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青春芳草地

上文内容:做好每天写观察笔记的计划之后,很多同学会觉得写来写去就是那么些事,没什么新鲜的,于是就懈怠了,甚至慢慢地不写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不是强迫自己“坚持”,而是要学习处理材料的方法,即学会对材料进行升级,这样,你就会体会到写观察笔记的乐趣,爱上写观察笔记并养成习惯。

一、剖析材料积累的问题,寻找材料积累的方法

材料1:

今天下午,我们开启了一段快乐时光。到达目的地国贸大厦以后,我们兴高采烈地下了车,蹦着,跳着,高兴极了!我们先去吃了好多东西,有串串、老北京冰糖葫芦、长沙臭豆腐……我最喜欢烤面筯,麻麻辣辣的,面筯很嫩,让人吃了一串忍不住想着下一串呢!老北京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入口像两只小鹿乱撞,别提有多好吃!长沙臭豆腐更是别具特色。接着,我们来到游戏城,迫不及待地找乐子去。刺激的碰碰车,玩得我眼冒金星;在娃娃机上,我和姐姐算是绞尽脑汁,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在花样繁多的游戏厅里,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下午,游戏币也用完了,小肚肚也开始唱歌了,吃货之旅重新开启。

晚餐很丰盛,香喷喷的烤肠,烤冷面,北京炸酱面,酸甜的柠檬汁……再加上一个冰冷爽口的冰激凌,回味无穷,完美收场!

夜色已晚,打道回府。回想起这愉快兴奋的半天真是开心不已!

评析:

这是一篇通过记录游玩表达“快乐”主题的材料。作者以时间为主要顺序,以“吃”“玩”为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流畅,内容真实可信。从文字角度看,作者有较好的写作基本功。但是,如果以此材料为文,明显算不上好文章。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1.没有核心事件。上述材料中无论是写“吃”还是写“玩”,都没有集中在“一件事”上,也没有形成事件关联(情节),这样,材料就变成一盘散落的“珍珠”,没有主次、没有重点、没有中心,与作文要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中心突出”不符。

2.没有典型意义。材料所写的“吃”“玩”都是“口体之乐”,缺乏“精神内涵”。很多孩子初学观察日记写作的时候都只是简单记录发生的事情,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深入描写和思考,这样的观察日记,久而久之必然成为流水账,不但写作意义不大,作者也会因此厌倦、提不起兴趣。

3.没有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课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它既是写作过程中必要的思维方式,也是写作时丰富写作内容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所写的“吃”“玩”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作者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进行深度思考,自然就不能发现材料背后的价值和含义,落入俗套、流于肤浅自然在所难免。

4.没有新意和深度。“新颖”和“深刻”是材料积累的高级要求,也是材料升级的目标,更是作者获得写作乐趣的动力源泉。要发掘材料的“新意”和“深刻”,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现象”、“运用联想和想象综合分析、深入思考”。即善于选择不同的“点”进行联想和想象。(操作方法见后文举例)。

综上所述,材料积累的方法有四种:

方法一:围绕中心事件来写。

方法二:抓住事物特征来写。

方法三:通过联想想象来写。

方法四:变换思维角度来写。

二、材料升级示例

我们先以上面的材料为例,进行升级思维方法训练。

1.围绕中心事件来写。

将上述材料分类可知:一方面写“吃”之乐,另一方面写“玩”之乐,无主次之分。因此,首先需要确定一个重点。假如以写“吃”为主的话,“吃”的内容又写了“烤串串、冰糖葫芦、臭豆腐、烤面筋”,也是没有重点的,也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来写。至于具体选择什么作为重点,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二是容易找到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便于发掘材料价值的东西。因此,如果是笔者来选择,会选“臭豆腐”,因为它不但特点鲜明,而且可联想、想象的内容丰富,思考的角度也多。

2.抓住事物特征来写。

确定了写作的主体对象之后就要抓住对象特征、安排好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臭豆腐”的特征十分鲜明:首先,名字难听。一般而言,作为美食,是不会取一个和“臭”字有关的名字的。其次,“臭豆腐”味道特别,“臭名远扬”。第三,“臭豆腐”不是广东传统美食,很多广东人可能知其名而不知其实,对大多数广东人而言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光了解这些表面的特征显然还远远不够,作为湖南长沙特色美食,一定有丰富的历史渊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查阅资料是深入了解事物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臭豆腐又称臭干子,是湖南长沙地方传统名吃之一,采用独特工艺流程、祖传秘方精制而成,外酥里嫩,色、香、味俱佳,亦臭亦香、奇特诱人。

相传清·康熙八年,安徽黄山出身“豆腐世家”的考生王致和进京赶考落第,流落京城,为糊口而制作豆腐。时值盛夏,时有卖剩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他苦思对策之后,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一小缸,以盐腌之,之后一心攻读,忘了此事。待到秋风飒爽,王致和重操旧业,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打开缸盖,臭气扑鼻,豆腐已呈青灰色,尝之,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称赞不已。后来,王致和屡试不中,弃学经商,经反复改良,“臭豆腐”质量更好,声名更甚。不久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不雅,以青色方正取名“青方”。先人赞云:"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古医书记载,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气,和脾胃,消胀痛,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常食者,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肤。

3.通过联想想象来写。

联想与想象是以事物特征为基础的。通过观察、品尝、加上查阅资料,“臭豆腐”的特征很多,这些鲜明的特征为联想、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为多角度思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比如,“臭豆腐”的创立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有丰富的值得我们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再如“臭豆腐”的观感、嗅感、口感之间的不一致也是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的。联想与想象可以让我们初步获得立意的方向,为挖掘材料的价值提供了思维方面的准备。

4.变换思维角度来写。

思维力就是创造力!一篇优秀作文,材料要“新颖”“深刻”就必须要变换思维角度。原材料只是按照“思维定势”简单地写“吃”“玩”带来的口体之乐。那么,如何“变换角度”深入思考呢?这里介绍几种最简单常见的思维方法:

归因思维。归因思维是基于归因理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根据事物或行为结果推导事物或行为原因的思维方式。上述材料中,“吃”“玩”只是快乐的浅层原因,那么,是谁给我们提供了“吃”“玩”的条件?父母辛苦挣钱、父母抽时间陪伴我们——这个层次就高一点了。国家的安宁和繁荣,也是必要条件——这个层次又高一点了。如果能通过联想和想象设计一个情节进行对比,点出国家强大与发展的原因——这个层次又提高了。

分解思维。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部分,从每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如上述材料中,关于“吃”的内容很多,每一种“吃”都各具特色,历史悠久,饱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种“吃”都有可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由此可见,光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不是世界其他民族可以企及的。民族智慧和文化自信都是“新颖”“深刻”的主题。

类比思维。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根据材料可知,“臭豆腐”其名不雅、其貌不扬,却不但物美价廉,而且有益健康。由此及彼,由物思人,不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写照么?此其一也。物不可“貌相”,人亦不可貌相,可见,世间万物,外貌与内心不一者多矣,欲求事物之真相,探究万物之规律,切不可简单肤浅。此其二也。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性思维,是对同一个问题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就是求异思维中的一种。在原材料中,有很多思维点可以进行“求异思维”。如王致和发明“臭豆腐”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触发点。从材料的不同角度分析可知:第一,面对困境,创新才是唯一出路。第二,创新需要立足自身优势。第三,创新需要以传承为基础。

我们再来看一个材料升级示例。

材料2:

今天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

晚上,月光洒满大地,星星在天上眨眼睛。我们全家在做冰皮月饼。首先拿来一点馅料,弄成球状。取来一点饼皮,按成饼状。然后用饼皮包住馅料,再揉成球状。最后把它放进压饼器中,压成饼状就做好了。

可是这样太没有创意了,如果把它做成其他形状,就更加有趣了。我把它们做成小猪的模样,小狗的模样,可爱极了!做好之后,把它们放进冰箱,冻上一个小时就好了。

我们全家坐在阳台上,吃着美味的冰皮月饼,看着明亮、皎洁的月亮,吹着那一阵阵凉爽的风,真是自在又快乐呀!

评析:这是一则记录中秋节做月饼、吃月饼的材料。2020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同一天,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作者并未用好这个点。从内容上来看,作者把重点放在“做月饼”上,这个点也不容易触发联想和想象,难以挖掘出材料的价值。从材料的质量上看,该材料也只是体现了“真实”性,属于“低级材料”,描写也有不合生活逻辑之处。那么,如何运用前面的知识对材料升级呢?

1.围绕中心事件来写。以“做月饼”为辅助内容,以“吃月饼”为核心内容。

2.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做月饼”是全家人合作完成,“吃月饼”其乐融融,突出家庭团圆的祥和气氛和幸福感。

3.通过联想想象来写。抓住了“团圆”“祥和”“幸福”的特点,就有了很好的联想和想象基础:如“小家与大家”“团圆与别离”“祥和与灾难”“幸福与奉献”“吃月饼与传统文化”等等。

4.变换思维角度来写。运用常见的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就可以发掘不同的材料价值,使材料不断升级。

由“真实”到“典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又是中秋节。

晚上,月光洒满大地。我们全家在做月饼。母亲早就做好了馅料,模具是现成的,把馅料放进模具,压紧压实,再倒出来,一个月饼就成型了。放到烤箱里烤至金黄,自然冷却就可食用了。

可是这样做太没有创意了。我和妹妹商量着把它们做成小猪、小狗等各种模样,可爱极了!

我们全家坐在阳台上,围着爸爸的茶台,吃着美味的月饼,看着明亮、皎洁的月亮,吹着凉爽的秋风,真是自在又快乐呀!

爸爸是个生意人,平时在家时间不多,一家人这样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的,除了过年恐怕就只有中秋节了。从阳台上往下看,小区里到处都是闪烁的霓虹灯和追逐嬉闹的孩子们。妹妹倚靠在爸爸身边,一脸的满足,妈妈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我不禁感慨:团圆真好!可是,转念一想,世界这么大,还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一家团圆。此时,我真心希望:世界和平,万家团圆!

由“典型”到“新颖”:

(改写最后一段)爸爸是个生意人,平时在家时间不多,一家人这样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的,除了过年恐怕就只有中秋节了。从阳台上往下看,小区里到处都是闪烁的霓虹灯和追逐嬉闹的孩子们。孔明灯在小区的上空翱翔,映照出各家各户阳台上或迎风飘扬、或庄严悬挂的五星红旗。我凝望着自家阳台上的国旗心里不禁感叹: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有小家的祥和幸福啊!

由“新颖”到“深刻”:

(改写最后一段)爸爸是个生意人,平时在家时间不多,一家人这样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的,除了过年恐怕就只有中秋节了。从阳台上往下看,小区里到处都是闪烁的霓虹灯和追逐嬉闹的孩子们。每家每户自发在阳台上悬挂着的五星国旗,在月光和阳台灯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此时,我的思绪飘出去很远:我想起了战争年代为国家和民族独立牺牲的烈士、想起了正在边防哨卡巡逻站岗的解放军战士、还有千千万万守护社会安宁的公安警察、为祖国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坚守岗位的科学家和劳动者……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祖国的强盛繁荣,正是他们的坚守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团圆。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名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只要打开思路,本材料还有可以有其他类型的升级,如从“文化”入手,来谈中国的“中秋文化”“中秋情结”“中秋与古诗词”“中秋与民俗”等,都可以改写成极好的写作素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