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与麦当劳
小姑娘的逻辑越来越强大了。从小喜欢绕圈子说话,现在圈子已经发展成了套路,配合强大的逻辑,挖的坑让人无处可逃。
前两天带她去游泳,出门前切了一盒西瓜放在车里,准备游完泳以后吃。大包小包的不方便,我就把西瓜留在车上没带进更衣室,想着回家路上正好坐车里吃。没想到游完泳还没换衣服呢,小姑娘就想吃西瓜了。
她:爸爸,我想吃西瓜。
我:西瓜在车里,等会儿上车再吃。
她:为什么你总是不把吃的带进来?
我:这里面不方便吃东西。
正巧旁边有个垃圾桶,小姑娘一眼看见里边有两个饮料瓶子,于是抗议开了:你看有人把喝的东西带进来的。
我:更衣室里面地方这么小……
她:可是门比西瓜大。
我:我是说地方小摆不开,吃起来不方便。
她:可是妈妈都已经切好了,那个盒子可以装在你的包里。
好吧,如此强大的逻辑,不服不行。天哪,她才四岁,我就被她完败,今后还有那么多年的日子可怎么过呀?还好,没过两天,小姑娘就犯傻了,让我暗自庆幸。
我们家的规矩,平时不给糖果吃,冰淇淋一般也是周末、假期或者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才有。在规定的份额之外如果还想要,就得靠平时“挣表现”来换。饭吃得好,可以在日历上敲两个图章,做作业也有,读书也有。集满50个图章可以换一次糖果、冰淇凌或是什么小玩具。小姑娘慢慢长大了,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最近这些图章也变成了我们跟她“谈判”的筹码。
这天晚上幼儿园放了学,妈妈接了她先去图书馆参加故事会。回到家,晚饭已经准备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没想到小姑娘突然心血来潮,回家路上跟妈妈说想吃麦当劳。作为不健康快餐的典型代表,麦当劳很少进入我们的食谱,但架不住小孩子就是喜欢。这不但是一个分外的要求,而且是无准备的临时提议,当然少不了一番讨价还价。
她:爸爸,妈妈让我问你能不能吃麦当劳。
我:可以啊,你要想吃的话我们明天去吃吧。
她:可是我今天就想吃。
我:好吧,可以。
我答应得这么痛快,小姑娘有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怯怯地又问了一句:我想今天吃。
我:可以。不过今天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你临时才说要想吃麦当劳就得用50个图章换,可以吗?
她:可以。
我:你想想清楚啊,要是明天去吃麦当劳就不用拿图章换,因为你提前告诉我们了,我们可以计划。今天去就得用50个图章换。你要是换了麦当劳你就没有图章可以换别的东西了,想想清楚。
她:我想要今天去。
我:50个图章哦。
她:嗯。
我:另外你今天去了图书馆,现在已经很晚了,在家吃饭你才能赶得及按时洗澡睡觉。要是去麦当劳,回来就太晚了,你睡觉之前就没有时间讲故事了。
她:我还是想要去麦当劳吃。
我:那我们说好了,50个图章,而且今天晚上不能讲故事。要是明天去就不用拿图章换,而且可以讲故事。你要今天去还是明天去?
她:今天。
我:行,那我们走吧。
她:吔!妈妈,爸爸带我去吃麦当劳了,拜拜。
其实,这是我犯傻还是她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