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励志,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12人  紫小原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很厉害的人,年纪轻轻就有一份很优秀的简历。这些人总是在金钱上直接碾压普通人,月入十万,年薪百万,早早就过上了财务自由的理想生活。世界各地旅游是他们的日常,拍美照,po美食,阳光美女沙滩,真是令人羡慕的日子啊。

更有厉害的种子选手,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开挂,从普通的大学奋斗到北大,再到哈佛,进入世界顶尖投行,已经达到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巅峰还不够,还要依着自己的兴趣辞职创业做媒体,又能在短短一年内做到市值百亿,这时年纪轻轻还不到三十岁,便整日与互联网大佬们参加峰会谈论世界经济形势。哇,这样的人生,简直是成功中的成功。

回头看看自己,马上就要30,却整日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天天围着孩子,一地鸡毛与一地鸡毛,彷佛已经被社会远远抛下,被时代狠狠遗弃。天天以转发锦鲤与抽奖为最大乐趣,最爱做的梦是一夜暴富。

这差距,简直可以从地球远到太阳系了。 

好像每天都很丧,按部就班的生活难以激发起内心的丝毫活力。

刷微信看到励志典型的时候又仿佛浑身充满鸡血, 热情膨胀成一颗鼓鼓的气球,被现实的刺一扎,又瞬间化为一团乌有。

好羡慕别人,好厌弃自己,为什么我现在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公众号不会给你答案,他们贩卖的心灵鸡汤滋养不了懒惰的灵魂。再热血的人生也只是别人的经历,你站的角度永远是旁观者。

导师课也给不了答案,那些金光闪闪的导师教给你再多,也不过是别人的经验与总结。若没有明确的动因,听的越多只会越来越焦虑。

能改变这一切的只有你自己。

学人千遍不如自己亲自做一遍,小马过河,也一定要自己尝试了才能知道。鸡汤可以看,励志课可以听,任何好的方法论都可以吸收成为自己的。但你要明白,最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行动起来。

采铜在《精进》里说,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进行写作培训时经常讲到一个影响他一生的童年故事。

30年前的一天,安师十岁的哥哥正为明天无法上交一份作业而苦恼,这份作业是有关一篇鸟类的报告,三个月前就已经布置了,可是他直到截止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该怎样动笔。这时,他们的作家父亲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他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拖延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常常陷入思想的深渊,行动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矮子。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这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有的丧,也就是无力感的来源。

所以说囤积了很多书却在书架上积灰,收藏了很多学习视频却在收藏的那一刻起再也没打开看过,购买很多人生导师的精品课程没听几节就忘在脑后。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却最终败在行动力上。

于是,丧成了一种常态,鸡血也是。

这种忽上忽下的情绪过山车,爬过的那座大山就叫做焦虑。

做人好难。丧也不是,鸡血也不是。想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却害怕跌入谷底一不小心被所有人甩在身后。想拼命努力熬夜加班,又害怕癌症猝死,以拓宽生命宽度为由牺牲生命长度也不太划算。

这样想着想着,时间慢慢过去了。

这样焦虑着焦虑着,头顶渐渐秃了。         

生活还可以再残酷一点吗?生而为人,难道真的要感到抱歉,也要默默对自己说一句,人间不值得?

平常心看待,这只是作为成年人必须面对的烦恼而已。我们常常说静水流深,水滴石穿,除了行动力之外,我们需要修炼的更是这一种静默坚持的力量。

开始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不是明天,不是以后,就是你想要做的这一刻开始。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现在开始,加上水滴石穿的坚持,形成习惯后,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