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读书读书笔记

《自控力》读书笔记:为自己所不能为

2016-12-18  本文已影响208人  仰望星空的张拭心
自控力.jpg

作者:[美]Kelly McGonigal

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了解意志力运作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从而达到提高控制自己能力的目的。

读前思考

作者认为,意志力就是驾驭 “我要做”、“我不做”、“我想做”这三种力量

要提升意志力、自控力,需要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同情境下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意志力的神经学原理

意志力与大脑前额皮质密切相关。

前额皮质位于额头和眼睛后的神经区,有三个分区,对应上面介绍个三个力量。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院罗伯特·萨博斯基认为,其主要作用时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
前额皮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神经学基础,如果前额皮质受到损害,相应地意志力也会减弱。

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础,让我们的“自控力提高之旅”称为可能。

认识自己,自控力的第一法则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刚开始冥想每天锻炼 5 分钟即可,习惯之后可以将时间延长到 10 ~ 15 分钟。

发现诱惑的内部原因

不要把冲动归因于外部,总觉得是别人诱惑了你,其实是你内部有问题。

进行意志力挑战,首先要破除的是外部归因,要更多地向内看,看看自己的思想、欲望、情绪或者冲动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我们做出了这样的旋转。

提高意志力的准备

思考与剖析

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做了好事后,思想上允许自己做一点坏事,这种现象被称为“道德许可效应”。

我们应当留意,当我们达成某个目标时,是否会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然后满足为借口,去做一些看似无害其实不利于长期目标的事情;还有当没有达成某个目标时,会不会觉得自己又做了件违背道德的事情?

这样的留意是要我们意识到:达成目的的手段和目标并非是同一个东西。
不能忘记自己的长远目标,沉浸在微小的胜利或者失败中,止步不前。

更重要的是,不能认为进步了就可以松懈,甚至奖励自己,这只会让我们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导致长远目标搁浅;同理也不要破罐破摔,你可以更好一点的。

自控的外部归因

不要主观的给外部诱惑套上光环,比如说打游戏锻炼脑子,看小电影缓解压力,这是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它让诱惑我们的物品显得十分美好,从而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让我们自控力薄弱的新闻给合理化。

奖励的承诺

巴浦洛夫的狗,多巴胺。

当我们收到奖励刺激时,大脑会释放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会让我们想象到满足欲望的快乐,而这往往是不真实的。

比如促销活动、特价新菜,促使你购买本不需要的东西,只为了得到多巴胺给你承诺,结果往往被它欺骗。

商家常常利用多巴胺进行营销,来刺激你的消费行为。

思考与剖析

情绪低落为何让人屈服于诱惑?

当你面对压力时,你会选择何种解压方式?换言之,当你情绪低落时,你会如何让自己快速开心起来?

大部分会选择上面提到的“奖励的承诺”,即采用购物、玩游戏、抽烟、酗酒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事实上这种行为会让我们自责,陷入无限的自我否定,甚至产生“那又如何”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尝试一种有效、健康的减压方法,如阅读、锻炼、和家人朋友聊天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等。

学着与自己和解。

用更加良性的解压方法替代负面的、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的解压方法。

恐惧的力量

香烟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不仅不会降低香烟的销量,反而有鼓励人们吸烟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得知吸烟有害的情况下会产生恐惧,在恐惧的驱使下会更容器屈服诱惑。

就好像我们知道人终有一死,为何不活得好一点?

出售未来

有的时候,我们愿意为了眼前的幸福,放弃未来的奖励,这就是经济学家口中的“延迟折扣”。

延迟折扣:等待奖励的时间和等待的价值成反比,时间越长,奖励对我们来说越贬值。

即时奖励更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欲望;而未来奖励则逊色很多。

我们可以将即时奖励变成未来奖励,即通过创造距离,让即时奖励变成未来奖励,从而达到抵制诱惑的目的。

比如减肥时离食物远一点,空虚时离电脑远一点,起床时离闹钟远一点。

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待十分钟,让自己冷静一下。

过度的“高瞻远瞩”带来的失望

有时候,过度的“高瞻远瞩”,用工作、美德、自控力来不断推迟快感,也会导致失望和不快。

过度的自律和目光短浅同样糟糕,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放纵。

平衡,才是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