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了,可我仍不知道该做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4490464/a7b2a3332177752e.jpg)
文/上屋檐的猫
我今年21,在校大学生,下学期即将出来实习了,感到有些迷茫又有点苦恼,迷茫是我对人生职业规划的犹豫不决,我不知道该从事我本身专业的职业?还是从事可能未来对我发展空间较大的职业?
而苦恼是由于未来目标的模糊导致我比较容易懈怠,而懈怠会让我产生焦虑,焦虑又会让我犹豫,我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我很害怕时间的浪费,在这方面我显得有些急燥,我很想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可我仍然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者说我对这个专业没感觉,尽管我专业成绩全班第一名,我觉得我如果从事这个职业,我会是个机器。
那就会有人问,既然不喜欢那为什么当初要选择这个专业?
老实说,我不知道,因为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懂的高中生,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适合做什么。
从小到大,父母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老师告诉我那里是要考重点,却没有人问我喜欢什么?告诉我适合做什么。
平民教育家聂圣哲在《什么是平民教育?》一文中说:把一个只适合做木匠的人培养成博士和把一个适合读博士的人培养成木匠都是教育的失败。
在美国的教育当中,老师和家长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里的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一年级起,老师就和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到了孩子高中毕业时基本上就能够知道孩子未来适合于做什么。
而我们的教育,它会不断给你输入知识,却不问这知识合不合适?正不正确?
我上了十几年的学,老师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空很蓝,宇宙很辽阔……
却不曾告诉我,我应该首先要认识自己。
外面的世界无比辽阔,可我不知道怎么飞。
我认为我是失败的,在当今教育体系下的失败品。
我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我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我在学校图书馆管理员中是组长,在班级里成绩也较出色,在老师同学的评价当中,我是一个较容易相处并且不错的人,我一直用这样的例子告诉自己要有自信,但可能由于从小某些家庭教育的原因,我无法掩盖自己内心自卑的事实,甚至一度患上社交恐惧症,缺乏自信也是我无法坚定不移确定目标的重大原因。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解剖自己,一直在重新认识自己,我一直在寻找的路上……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当中,家人之间,特别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他们很难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很难说“爱”,甚至很少说“谢谢”......
不健康的沟通方式,只会让亲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完整的人格。
当然,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份爱的质量,只是说,爱的方式不对,如果还有挽回的余地,也许可以去学习如何更好的去爱。
智力是天生的,而优秀是后天教育得来的,只有重视教育,正确教育,才能让一个人更好的成长,更能认清自己,从而更准确的,快速的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