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维训练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身书生气

    语文能力是学生的关键能力,从本质上说,语文能力是学生在长期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需要经过不断反复、由浅入深的过程。

  学校教育中的语文实践不同于生活中随机的语文实践,定向训练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不然学校教育中的语文实践与社会生活的语文实践就没有差别,所以训练之于语文教学不可或缺。自然,这里的训练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曾十分强调和注重训练。但长期以来,由于这种训练并不是完全建立在科学训练观的基础之上的,而是盲目地、笼统地强调“多练”,因而我们的语文训练过去一直笼罩着“多多益善”的迷雾。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的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说教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并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与语文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语文训练加以渗透,潜移默化。

    钱梦龙老师的“三主”语文教学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更是把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训练作为基本线索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他认为,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也只有在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得到和谐的、辩证的统一。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短板。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所谓思维,通俗地讲,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反映,是指这种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进行抽象。“间接的”反映,是以其他事物(如概念、表象等)为媒介,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思维是语文教学的总开关,读、写、听、说语文能力的培养都不能脱离思维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按思维的基本规律进行语文的教与学。

    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更在于人的思维主要是依靠语言进行的,语言的调整即思维的调整。较之日常生活中对语言形式零碎自发的、偏重感性经验的、少慢差费的暗中摸索,学校语文教学则走向更自觉的、偏重科学理性的、多快好省的明中探讨。

    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有意识地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实现正迁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