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坚持写

“大手笔”书写的“小生活”——读《我们仨》有感

2016-12-13  本文已影响39人  木木晨光

杨绛先生是今年5月25日离开我们的。她的《我们仨》到近日才读,她译的《堂吉.诃德》倒是前几年读过,功底确实深厚。但那是翻译作品,与她自己的生活没有关联。

“大手笔”书写的“小生活”——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整个读下来让人觉得真亲切,就像是杨先生在跟我们话家常。除去开始对《我们仨失散了》里的“古驿道”不理解外(后来总算明白了,这个“古驿道”其实就是让他们仨失散的黄泉路),到第三部分《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就很好懂。

书中回忆她和钟书先生在英法留学的经历,叙事于平静中透着些小幽默,如写钟书先生“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原因是“他是一人出门的,下公共汽车未及站稳,车就开了。他脸朝地摔了一大跤。”,写这些读来令人觉得锺书先生真是个“拙手笨脚”的人呢。

回忆他们的女儿圆圆,令人倍感亲切,原来杨先生也是天底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中的一员。她也为女儿的身体牵肠挂肚,操碎了心;由于圆圆身体不好,在该上学的年龄几次由于健康问题而休学,休学期间,理科类的科目学习都由杨先生自己来教。杨先生也有“倦怠”的时候,代数就让圆圆自学,没想到,圆圆竟然都能自己学下来,尽管一再休学,但钱媛最后还是顺利考入了北师大。

放在今天,钱媛绝对是学霸。细思,这学霸也是必然的,因为她有两个“高级知识份子”(绝对褒义的评价)的父母,而且都是真正的爱学习、会学习、学而有专攻的人。杨先生在书中还写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从小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圆圆初中时就能够读英文原著,休学在家期间,还不断练习用英文写作,由钱先生自己帮她修改。

部分内容有趣也是书中特色之一。钱先生喜欢“格物致知”,他爱美食,会点菜,这些“本领”也遗传给了圆圆,所以他们一起出去下馆子时,便有了“吃馆子不仅仅吃饭吃菜,还有一项别人意想不到的娱乐。”那就是“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我们在观察其他桌上的吃客。”

锺书先生和圆圆可以看出哪桌是在吵架夫妻,可以通过眼睛看和耳朵听来的一言半语看出哪桌是请亲戚,桌上谁是主人,谁是主客,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谁又专爱说废话。杨先生把这说成是“吃馆子连着看戏”。他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乐趣。

从这个小片段足见锺书先生虽是个“拙手笨脚”的人,却也是个会观察的细心人,还带着他的女儿一起细观察,慢体会噢。杨先生虽然这点不及他们父女,但觉得跟他们这样一起待着,吃着,也自是开心、幸福、快乐的。

当她写到锺书先生犯哮喘病情厉害时,一句“我深悔闹醒了他,但听到呼啸,就知道他还在呼吸。”令人动容,此时杨先生的要求不高,似乎只要锺书先生还有呼吸就够了,还能让她伴在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就行了。这就是真实版的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一个人回忆我们仨的感觉应该是甜中泛酸的吧,杨先生不愧为先生,经历战乱、经历坎坷、经历生离死别,仍然能给我们留下《我们仨》,实在是难能可贵!也只有她这样的“大家”,能用如此的“大手笔”写这样的“小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