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有意思的文章社群运营笔记

Scalers:谈社群的浅层活跃和深层活跃

2016-05-11  本文已影响54人  Scalers
信息输入是浅层活跃社群的特征,但是深层活跃社群,是要有行动输出的。

现在做社群的人很多了,我写写我对社群的理解。

先谈谈社群活跃度的问题。我把活跃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活跃,一个是深层活跃。

浅层活跃是我们最容易从表面上看到的指标。比如一个社群里的聊天记录数目,或者社群里的成员增长人数,或者群内聊天所涉及的话题的广度或者深度……

初阶的社群运营者,比较容易陷入到浅层活跃指标的过度追求中,通过这些指标来判定社群的情况。或者运营的目的也为了最大化这些浅层指标。

这样的指导思想会有一些问题,就像各地方政府陷入以GDP为唯一的增长模式,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我们还是要“科学发展观”。

同样,以聊天记录数为指导思想的社群运营模式,最后的结果通常就是,这个群聊天记录的时间线被水掉,群被屏蔽,发言质量降低。

我一直以为,拿着一个聊天框当成学习的主战场是很肤浅的,也就是重要的东西就不应该出现在聊天记录里。也就是,如果一个社群成员假使什么聊天都不看,也不应该错过群里的重要消息,一个好的社群应该做到这一点。至于怎么做到,就要社群运营人员的社群顶层设计能力了。

在上述浅层指标之外,我提出社群活跃的深层指标。深层指标的含义就是,在上述浅层活跃的基础上,如果一个社群能让成员完成从信息输入到行动输出的转换,完成从鸡血模式到持续模式的转换,完成线上讨论到线下互动的转换,那这个社群就具备深层活跃。逐个解释一下:

1.从信息输入到行动输出的转换

社群本身是一个半开放的群体,通常会由于某一个维度,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个群里,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于是在社群里面,就某一系列话题,社群中的成员可能会有一些讨论。但是“讨论”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的词,就是社群成员很多时候会以为,这种“讨论”,是在学习,“讨论”一圈下来,很有收获的样子。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两个人没有就某个话题有过前置命题的对齐性信息交换,那一场“讨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很多文章前,会先对主题词梳理一个定义。

现在社群里很多时候的“沟通”,其实只是“沟”而不“通”。就是双方其实并没有对接上一些基础的概念和逻辑的边界,当然每个人的态度和修养不同,这都会让一个社群的“讨论”更加困难。

但是这样的行为,在浅层指标上,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就是你会感觉,“哇我们社群好活跃……我们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把这样的“讨论”统称为信息输入,也就是你光看聊天框就会有很多信息。

信息输入是浅层活跃社群的特征,但是深层活跃社群,是要有行动输出的。

所谓行动输出就是,你在这个社群里面,因为社群给你的启发,你开始真正地做了一些事情了。比如成长会的社群小组,小组成员会在里面做很多事情,比如练英语朗读、口译练习、机器学习、编程实践。

我认为,一个深层活跃的社群,除了表面的热闹风光,在聊天窗口没有打开的时候,这个社群里的人,仍然在因为这个社群,做着许多许多事情。也就是,深层活跃的社群,其深之处在于,从线上渗透到了线下行动,渗透到了每天的生活。

如果一个社群,其成员只是在线的时候,在群里吹吹牛皮扯扯淡,打打嘴炮骂骂娘,发发鸡汤装装逼,那这个社群是不能持久的。因为现在的社群越来越多,信息通货膨胀,充斥于我们的时间线。所以生产信息其实没有什么价值,生产行动才有价值。动嘴容易动手难,而那些难的东西,往往才是硬通货。

2.从鸡血模式到持续模式的转换

一个社群是非常容易鸡血的,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感性容易替代理性。鸡血主要体现在挖新坑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人性的弱点。每次我们要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把这件事情的结果带来的感觉提前透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下决心下计划……

但是在社群层面,鸡血模式一定要转换成持续模式。你一个人给自己下个大计划,不了了之的时候,也许没人打你的脸,你悄悄地撕掉计划假装不存在也没人知道。但是你搞了一个社群,一群人在里面,然后你不了了之,也就是公开打脸了……

社群只有进入持续模式才能长远,因为这个社群的人在稳定持久地做事情,所以尽管不会有一惊一乍,但是却静水流深,还是很有力量的。比如我的口译100小时训练A群,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仍然非常深层活跃,而且我已经对外封闭了,只有升级才能进入。

3.线上讨论到线下互动的转换

当我们在一个社群,完成了从信息输入到行动输出的转换,度过了从鸡血周期到持续模式的跨越,那从线上讨论到线下互动,就很容易了。

我在第一点说过前置命题的对齐,其实在社群里面,如果都有过行动,很容易完成前置命题的对齐。也就是你和对方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场,于是在线下的时候,打开话题是很容易的事。

而一个社群的深层活跃,必不可少的一点是,从单纯的线上讨论到线下的面对面互动。

2015年,我在全国9个城市举行了ScalersTalk成长会的线下活动。这相当于开了个头,到2016年成长会,我发现各地成长会成员,已经开始自发地发起活动了,而且不仅是国内,欧洲的成员也自发玩起了线下面对面。

我觉得在线社群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更本质的目的还是要让社群的成员有更好的生活,而实现更好的生活是承载在每个人的成长上。社群通过互联网完成人的在线连接这个环节,接下来就要靠每个人依托社群采取扎扎实实的行动,而只有行动,才会有社群的深层活跃。

因为归根结底,肤浅就像美丽的泡沫,最终是要破灭的,深度才能赢得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