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黑暗 | 第五章第三节 谈话(第五更)
第五章 我的心事
第三节 谈话
大概是在交上笔记本后的第三最后一节课下课了,赵老师来找我了。我一个惊奇,有什么事要来找我啊,我在学校规规矩矩,就连那点心事也没有向谁吐露过,难道我无意中摊上大事了?在一脸错愕的情况下,我跟着班主任去到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去了。
走的路上,老师没有跟我交谈,我就跟在她身后,一路想着,怎么搞得如此隆重?真的发生什么事了吗?家里应该没有发生大事,有也是立即通知也不是现在这种从容不迫的样子,我成绩又不算出众,但是还不至于垫底,应该不是成绩上的问题,什么打架之类根本跟我不沾边。一想到打架,我突然想到了难道是跟我写的日记有关?很有可能,难道老师出面解决了?不然最近声音怎么减少了?嗯,八成是这样的。
来到会议室后,我就顺着老师的招呼坐下了。
“道路,老师今天就是想跟你谈谈你在日记本上说的事。”
“那有什么大问题吗?”我弱弱的问到。
“这样吧,对于整件事情,你再说说你的看法,老师想听听你现在内心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新的考虑。”赵老师说。
嗯...怎么说呢,其实对于这件事其实我还是很介怀的,虽然说现在他们也不怎么嘲笑我了,但是这件事在我的心中就是留下了伤疤。表面上他们是没有什么不好行为了,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啊,说不定他们就是在心里默默的嘲笑我,然后在露出一种鄙夷的目光看我。我觉得跟他们笑出来也没什么差别了。”接着我又说:“老师,在这件事上面,您有出手相助吗?因为我发现却是他们这一阵子是没有什么笑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您帮了我,还是其他什么的。”
“这整件事上,其实老师也没有帮你什么,老师也没出面说哪个同学。这件事为什么老师是希望让你自己去沟通呢,这一点我也没有在比本上写明,可能你还没有看懂。这件事上,老师我是希望你能自己解决,如果真的由老师介入的话,这个纷争也许就很会平息下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可能那些同学就是不是这么想的了。刚才你也说了,也许他们内心的嘲讽还是没有停止的,而刚好老师又插手进来,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在告状,很有可能对你有一种更加不满的情绪在里面,他们会觉得你很没用,也很胆小,让老师出面来帮你,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的还回给你。而且这件事的当事人你也没有提及,当然老师心中有数,也有几个人选在里面,不过也难免会出错,万一说错了别人,这件事可能就会被其他同学知道,那些不在这件事里的同学会怎么想?可能会觉得你这是在无中生有的事,自己遭到污蔑,可能会就归罪于你。”
老师抿了抿嘴吧继续说道:“当然老师不希望事态发展的不可收拾地步,老师也不是说不帮你,而是老师希望由你亲手解决,这样对你以后成长很有帮助,让你知道遇到这种事情你应该如何处理。而老师现在只是在辅导你,怎么去面对问题,怎看待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如果真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你也可以跟老师说,老师也会适当帮助的。”
“老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是打算把这件事盖起来的,我也没打算跟他们解释什么,而且我一直用他们这个复数词,就说明不止一个人参与这件事了,难道我要一个一个跟他们解释吗,这样不现实啊。而且跟他们说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可能跟您说的一样,我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我害怕听到我不愿意的答案,万一说完以后,他们就变本加厉,我岂不是得不偿失。”
“道路,事情不是这么看的,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你有勇气说出来的,你拿出了决心告诉他们,你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这样就好了。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是欺软怕硬,你越是把自己保护起来越是难以抵挡外界的攻击,偶尔要采取适当的攻击,这样你才能又反败为胜的机会,当然老师这么跟你说不是要们跟同学的关系搞得僵硬,意思是让你决心要坚定,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太过于随波逐流了。”紧接着老师又换了另外一个角度给我分析:“如果他们下次再笑你,你可以直接问他们‘你们到底在笑什么’,其实当你这样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知道告诉你他们为什么笑了的,你就可以针对他们所说的反驳他们。也没必要跟他们纠缠太多,表达出你的意思就好,久而久之,他们觉得没意思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之前也说了,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己,他们就能从活动中看到你另外一面,自然就推翻了他们固有印象了。好好理解老师说的,你们还是学生,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对这些小事情很敏感,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知道了老师,谢谢您。我之前真的没想过把这件事说出来的,打算一直烂在肚子里就算了。就在上次得到回复以后我的心境已经没有那么激动了。”
“没错,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千万不要走出过激的行为。这也是老师叫你来谈话的另一个目的。老师有看到你写的回复当中说了一句‘如果他们死了就没有什么事了’,老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相当不放心,怕你真的做出的过激行为了。”
“老师,我不会的。我知道做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我不会贸然把自己推向不可回头的深渊的。”
“你也别嫌弃老师啰嗦,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是最容易想歪的。有什么不顺心就会采取自己觉得OK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还不顾一切后果,这样做很危险。你们现在正处于要脱离父母束缚,放飞自我,却又不得不绑在父母身上的阶段,容易跟父母发生矛盾,而且你们心智还不够成熟,外面的世界又复杂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带歪的。现在你要多学学如何判断事物的对与错,而且有时候要考虑事件发生会产生的后果,这个后果你能不能接受得来、承担得起。当然,现在来说你们需要面对得事情不多,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果做人处事,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获得成长。这些东西对你以后三观有很大影响。”
“老师,三观具体指的是什么?”对于老师刚才的长篇大论,我突然问道。
“三观就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看待人的能力。一个人万一三观不正,就会容易走偏颇,甚至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就拿你笔记本上说的'如果他们都死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能这句话是你一时的无心之说,仅仅用于泄愤的。当你对这件事执念太深,并且对这个‘死’的有了一种认同感,很有可能你就会把事情越想越偏离正轨,在你脑海里面就会不断浮现‘只要他们彻底消失,你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事情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可能你就会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了。”
赵老师盯着我输了这一番话。反而我一身冷汗冒了出来。虽然听得似懂非懂的,但是我感觉自己能够理解当中的意思。先前我确实有想让他们去死的想法,但是也仅是想想而已,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而且我知道如果真的闹出人命意味着什么,以前看的新闻不是白看的。突然觉得我自己有点恐怖,居然冒出了这样危险的信号。估计老师就是害怕我走歪了才找我谈话的吧。
我迟疑了一下,把刚才老师的话消化了一边,内心再做一个头脑风暴以后,对老师说:“老师我大致知道您那要对我说什么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个想法其实就是我一时激动想出来的,平复以后也没有再多想了,况且我觉得我还没有这样的胆量呢!”当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我是咧开嘴,笑道的。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这个胆量,当人冲破自己极限时候,做事情都是不顾后果的。所以,道路,你以后有什么事可以跟老师聊一聊,不要自己一个人想,有时候一个人想也想不出什么答案。或者跟你的朋友多交流交流,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随时来找老师聊。”
“我知道了老师。”
“嗯,放松一点,平时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多看看有益的书籍,别把自己绷得太紧。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时间不早了,你也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老师再见。”
走出会议室,恍如隔世,我不禁苦笑了,我就有这么恐怖吗?也就是提了一个“死”而已,也不至于吧。我自认是没有胆量做这些事啦,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那群人讨厌归讨厌,我也曾一时为此苦恼感伤过,但也不至于要为他们赔上自己,我是孤傲的,他们不值得。
老师的一番话嵌入我脑海中,醍醐灌顶。是啊,就算我不愿意跟他们详谈,为什么我不选择反击呢。至少要懂得回嘴。常言道,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只要自己过得精彩就好。面对舆论压力,这句话似乎弱不禁风,在我看来,这句话的前提是这个人已经足够强大了,他又强大的实力来抵御一切,并且有可以摧毁一切的能力来回击留言。而我的人生才十来年,哪里来这么道道呢,因此我需要学会反击,学会进攻来自保。
突然,我脑中浮现一个画面,绘于荒漠的蓝图,沁出一汪清泉,浸染了孤寂黄沙。也许未来那里将成为心灵的停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