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5

2021-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雅俗共赏Y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一、慎终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这是一个人类终极问题。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在这个时代,命运基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对死亡,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倘若回到古代,往往就身不由己,甚至宁可死也不活,对死亡只剩麻木。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倒计时,我们迈向的,是一样的结局。所以,那些正在挥霍的人们啊,想想自己最终的结局,表情会不会严肃起来呀!

二、追远

生活在中国,应该感到幸运,它的历史,是我们雄厚的资本。追忆过去,多少故事值得我们记述;追忆过去,多少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追忆过去,多少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

他们走过了我们曾想与未曾设想的道路,淌过的河水,洒过的汗水,流过的泪水,值得我们去回望,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钦佩,值得我们去骄傲。看看他们吧,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温,即温和;良,即善良;恭,即谦逊;俭,即节俭;让,即谦让。这是子贡所言孔夫子身上的人格魅力。正是具有这样种种多的优秀品质,才让孔夫子的名声远播,成为各国国君请教的对象。

出名,是在容易不过的事情。恶意的谩骂,随意的谎言,低俗的表演……这些都是那些网红明星“鹤立鸡群”的武器,他们就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里激起一时的浪花,然后就沉了下去,便悄无声息。谨记,去做那一棵棵默默成长的树,慢慢去等待开花结果的乐趣,无论春夏秋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承父业,这在古代是在常见不过之事。但步入现代社会,这便不太讲究了,但家风依旧是值得传承的。我们可以继承先辈们优良的作风,将他们身上的品质一一学来,将他们的风貌延续下去。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什么是和?和便是不同事物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是一种平衡之道,它甚至能将两种矛盾冲突的事物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但和一定是最好的吗?答案当然是不。

我们在追求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有另一个追求,那便是法治社会。倘若只是一味地追求和谐,那么可能就没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这时候就要法律出马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李零先生认为,“信、恭、因”应当有一定的原则,不可毫无底线,一味强求,应当近于“义、礼、亲”。讲信用也得看人,恭敬要有尺度,姻亲间若能频繁交往、关系密切,也能够称得上宗族了。

的确如此,过犹不及,不是好的就要做到极限,这可能反而成了不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有时候,一切东西恰到好处即可,没必要过分,“留白”也是一种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