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场辩论赛
2020-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喜欢追风的女子
从来都没有想过会在大学毕业后10多年会以选手的身份走上辩论赛场。如果非说有什么经验,只是在当年高中任教时指导过两场辩论赛。运动员和裁判员能一样吗?当然不能,因此,我还是想记下这生平第一次以资鼓励。
没有想到一向踏实稳重的我竟然因辩论被领导给打上了“应变能力很强”的标签。细细想来,一向做事中规中矩,严格执行的我估计早在到单位的第一天便被打上“责任心强、心细”的烙印,而这和反应敏捷本是背离。好吧,姑且将这作为我的第一收获,改变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木讷形象。甚好甚好。
我实在很是感慨,团队协作能力确实是保证打胜仗的关键要素。凭心而论,在12个队伍中,我们既不是整体平均实力最强的,也没有单个人员能力倍加优于他人,能最终斩获季军,主要是团队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觉得也很满意了。这是一场持久战,初赛、复赛、半决赛……围绕三个不同的辩题,一路过关斩将,长达一个月时间后,终于在昨天被实力雄厚的联合组队击落马下。
总结得失,我想说无论是领导,还是上场队员,或是啦啦队员,都让我找到了集体的归属感,内心充满了浓浓的感动。虽没能进入决赛角逐冠亚军,但小伙伴们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备战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相互补台,相互提醒,朝着同一个目标坚定迈进的做法却成了我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接提出建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然接受建议,不是所有单位都如我们一样组织有序,不是所有单位的领导都如此全力支持。从这个角度说,我能为生在这样的集体,和这么一群可爱的同事共事而骄傲、欣慰。
人,很多时候,突然就会因为那么件小事,顿悟而改变过去所有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