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今中外首页投稿

名将魏延之死:将才不敌权臣术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21人  青风若凡

01

一桩冤案

诸葛先明识魏延,已知久后反西川。

故留马岱常监守,计应登时斩魏延。

这首诗赞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就预见到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并在他病逝时,留下除魏延的妙计。

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不看到《三国演义》的优点,是民族虚无主义;但不指出它写人方面“亦颇有失”,也不利于正确认识古典小说。

蜀国名将魏延,勇猛过人,智勇双全,他为了蜀汉事业南征北战,功赫赫,立下不朽功勋。

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魏延却背负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这是典型的写人“亦颇有失”。

魏延之死,是三国蜀汉一个令人唏嘘的冤案。

02

投奔明主

当刘备被曹操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带领新野樊城百姓,打算投奔襄阳的刘琮时,刘琮不仅不接纳,反而命令蔡帽,张允乱箭要射杀刘备。

在刘备危亡之际,魏延杀死守门将士,呼唤刘备进城。由于刘备怕惊扰百姓,转奔江陵而去。

魏延逃离襄阳后,因寻找不到刘备,无奈之下只好转投长沙太守韩玄。

由此可见,魏延是仰慕刘备的仁义,在刘备危难败北之际真心相投,并非追名逐利之辈,他投奔刘备的决心是坚定的。

关羽攻打长沙时,关羽与黄忠惺惺相惜。当长沙太守韩玄要杀黄忠时 , 魏延挺身而出,铲除了“轻于杀戮、众皆恶之”的韩玄,冒死救下黄忠,一起投奔关羽。

由此可见,魏延对刘备是忠肝义胆。

此后, 魏延跟随着刘备、诸葛亮下西川,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魏延无不身先士卒, 每逢冲锋陷阵,攻无不克,立下累累战功。

争夺汉中之役。魏延大战曹操猛将庞德,又一箭射中曹操人中。在《三国演义》的大小千百次战斗中,直接伤及曹操者,只有魏延一人,其功绩绝不亚于关云长。

诸葛亮北伐中原, “五虎将”多已先后亡故,赵云年事已高,北伐重任都落到了魏延的肩上。诸葛亮每次出征,“唤诸将听令”,为首第一人乃魏延”,其重要性仅次于诸葛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义良将,怎么就成了““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并被马岱斩杀的叛将呢?

03

一个无由头的罪名

长沙之战后,当关羽引魏延去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当即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幸亏刘备说情,才得以保全性命。

诸葛亮的理由是:魏延“不忠”、“不义”,“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 ”这实在是站不住脚。

东汉末年,群雄为建霸业,都在招揽四方豪杰。魏延敬刘备仁德,宽厚爱人,杀韩玄是为民除害,顺乎民心,对刘备不算“不忠 ”。

彼时,天下分崩,英雄择主而事,魏延杀韩玄投刘备,是弃暗投明,算不得“不义”。

把魏延和其他投蜀的英雄人物对比一下:

法正食刘璋之禄,居益州之地,却为刘备出谋划策,夺取益州。

老将严颜,本为刘璋巴郡太守,不仅自己投降了张飞,还招降沿途关隘四十五处。

刘备攻取雒城时,刘璋部将张翼在城上砍杀刘璝,开门投降。刘备取西蜀时,刘璋部将降者甚多,当时诸葛亮都热烈表示欢迎。

如此说来,刘备麾下“不忠不义”之人可谓不少。为何唯独魏延“杀韩玄、献长沙”的义举被诸葛亮喝令要杀之呢?

再者,古代的大将征战疆场,均全身铠甲,诸葛亮是如何透过魏延的头盔,看到他“脑后有反骨”呢?

这实在是令人疑惑,也令人觉得荒唐可笑。只能说,魏延投降的不是时候。

拨开历史迷雾看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被人赞颂,德才兼备的忠臣诸葛亮,也有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04

魏延之死,将才不及权臣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争斗。有纷争,就少不了算计和阴谋。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关羽攻长沙,大战旗鼓相当的老将黄忠。黄忠论武功,不亚于关羽,论弓箭百步穿杨,绝对在关羽之上。

诸葛亮的本意是坐看关羽出丑,最好是死于黄忠的箭下。谁让这个不可一世的二将军,不把大军师孔明先生放在眼里,又屡次破坏他的连吴抗曹的隆中大计呢。

在威信和权力面前,没人可以做到绝对的无私和高尚。诸葛亮亦是如此。

诸葛亮本以为关羽拿不下长沙,可偏偏冒出个出场不是时候的魏延,协助关羽轻取长沙。魏延此举,使大军师的心思落了空。

坏了人家的如意算盘,人家不恨你才怪。

所以,诸葛亮对魏延见面就要杀,即使杀不掉,也要挫一挫关羽等将领的威风,也让主子刘备看看自己首席大军师的魄力。

诸葛亮此举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帮助关羽者,就是得罪我孔明先生,在我这里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们就不奇怪,关羽孤军伐曹,失荆州后败走麦城,成都方面却未出兵相救,甚至连个象征性的动作也没有。

我们也不奇怪,当关羽被杀的噩耗传到成都 , 刘备“哭倒在地”, 而诸葛亮却淡淡的说:“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 。

诸葛亮和关羽将相不和,但有刘备在,诸葛亮只能隐忍在心里,没有爆发而已。

诸葛亮不敢轻易动二将军关羽,因为他的分量太重。

魏延,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又非常受重用,立下赫赫战功,也是没有机会轻易铲除的。

但是,梁子结下了,除掉你只是早晚的事。人,永远是知面不知心。人性,也就是这么复杂。

魏延也是有缺点的,他和关羽一样,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再就是不识时务,嘴欠。更加剧了他的悲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想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诸葛亮出于用兵谨慎,故弃而不用。但诸葛亮在驾驭下属的方法上,是有明显问题的。

诸葛亮对魏延的大胆建议,即使不采用,也应该给予鼓励和保护,以免挫伤魏延和其他将领的积极性。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

不仅如此,由于诸葛亮不信任魏延,守街亭这样的重任,当众人都以为要交给魏延时, 诸葛亮偏偏交给了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

还要把魏延当小孩哄,说什么:“前锋破敌者, 乃偏裨之将耳”,而让魏延侧应,则是“大都督之任也”。

魏延久经战阵,智勇双全,岂是那么好骗的?只不过,魏延心里恨恨的骂着娘,表面上假装应承罢了。

果然,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蜀国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对诸葛亮而言,则承担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按说,这个时候,要是识相的,就应该给顶头上司诸葛亮以安慰,或者干脆沉默不语。

不识时务的魏延,偏偏大发不满,“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不是在诸葛亮伤口上撒盐吗?

再者,诸葛亮是蜀汉鼎国丞相,是北伐的统帅,仗怎么打,自有他的全盘谋划,他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服从。

这才一出岐山,魏延就如此不服,这以后还怎么驾驭,这是诸葛亮所担心的。

总之,两人之间互相怀着恨,导致矛盾日深。 诸葛亮处处压制魏延 , 并多次扬言要杀他。

嘉靖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四出祁山”一节中 , 陈式和魏延没有按诸葛亮的安排进军 , 邓芝报告了诸葛亮。

孔明笑曰 :“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 , 吾怜其勇烈而重之 。吾昔与先帝言 ,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

由此,诸葛亮杀心已定,而且无法再挽回。

历史上,玩大刀的,永远斗不过玩权谋的。

尤其是有人从中挑唆的时候,这种误解和仇恨只会进一步加深。

魏延和杨仪各有性格缺陷 , 魏延“性矜高”, 而杨仪 “性狷狭” 。两个人互相不对付,关系 “有如水火”。他们之间的矛盾, 蜀汉内部尽人皆知。

这在任何一个集团内部,包括当今的企业,都无法避免。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但是,对这两个死对头 , 诸葛亮没有采取任何调和措施,或将两人分开。而是把他们都放在战争的前线,做自己的左右手。

只有下属内斗,都把上司做救命稻草,这样都能有效驾驭,从古至今,用人的权术,莫不如此。

 《三国志·董允传》 中裴注引 《襄阳记》,以及裴松之引 《汉晋春秋》、《资治通鉴》,以及嘉靖版本的《三国志演义》, 都讲了这样一件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前,派费祎出使东吴,吴主孙权设宴招待他。

“吴主问曰:`丞相军前, 善识兵机 ,当先破敌 , 用谁 ? ' 答曰: `独魏延为首也 。

吴主又问曰 : `记建功劳,兼管粮草,用谁? ' 答曰 : `长史杨仪也 。

吴主笑曰 :`朕虽未见此二人 , 久知其行, 真乃小辈耳 ,于国何益 ? 若一朝无孔明 , 必为两人取败矣! 卿等于君前 , 何不深议也? 

曰: 陛下之言是也 。臣今归去 , 严加计之。 费祎将孙权议论魏延、杨仪之事告诉诸葛亮。

吴主孙权,说魏延,杨仪都是小人,对蜀国没好处。如果诸葛亮不在了,蜀国必亡于此二人。暗示费祎要提醒诸葛亮,我可是为你们好啊。

在这里,孙权挑拨了诸葛亮和下属的关系,使了坏,是有他的政治考量的。

东吴和蜀国亦敌亦友,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孙权并不希望蜀国君臣团结,也不希望诸葛亮北伐成功,只有让他们内耗,东吴才能得渔翁之利。

而费祎,为了向诸葛亮邀功,如实打了小报告。

对于孙权的看法 ,

诸葛亮闻之, 以为知言。

对诸葛亮而言,本来就忌讳防范魏延,连孙权都这么说了,就更加坚定了他要除掉魏延的决心。

这事儿放在现在也一样,你辛苦为老板卖命。老板用人时间长了,就感觉不到你的好了,内心深处会隐隐的猜测你是否有什么问题。

而一旦有一个分量很重的人,说几句坏话,挑唆一下,你的老板可能立马就信了,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

人,就是这么怪。

孔明叹曰 : 真聪明之主也! 此二人吾非不知,为惜其智勇,不忍杀之。

费祎曰:丞相早宜区处。'孔明曰:`已定夺下了。'拜辞,回成都去了。

不仅有外人挑事儿,再加上身边一个信任的内臣敲边鼓,那你的罪名就坐实了。对魏延而言,不杀你杀谁。

但是,魏延并没有表现出谋反迹象,除了偶有抱怨,这属于性格原因,其他的真找不出杀他的理由。

所以,除掉魏延,要做得巧妙。

诸葛亮六出岐山,派魏延领兵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打算用火烧的方式把司马懿父子烧死在上方谷。

嘉靖本卷《三国志演义》中 “孔明火烧木栅寨”一节: 

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 “吾今休矣!”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 “吾父子断死于此处矣! ”

……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除了要烧死司马懿,还要一同烧死魏延。这一石二鸟之计,巧妙,狠毒。

眼看此二人都将葬身于火海,谁料天降大雨,将大火扑灭。司马懿侥幸逃脱,魏延也捡了一条命。

魏延不是傻子,他难道不明白?魏延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 : “文长乃吾之大将 , 吾当初授计时 , 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 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 。

诸葛亮佯装大怒,把责任都推给了马岱。

孔明大叱:“武士! 推出斩首回报! ” ……

却说众将见孔明怒斩马岱, 皆拜于帐下 , 再三哀告, 孔明方免, 令左右将马岱剥去衣甲, 杖背四十 , 削去平北将军、 陈仓侯官职 , 贬为散军。

诸葛亮深知,让马岱背黑锅,又怎能瞒得过魏延?

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 :“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 , 如此如此。他日成功 , 当为第一。可只推是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 。”

岱受计已毕 , 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 , 请罪曰 :“非岱敢如此,乃长史杨仪之谋也 。

诸葛亮授计马岱,让他传话给魏延,说是杨仪的阴谋。此二人素来不合,魏延自然就信了。以魏延的性格,更加愤恨杨仪。

所以说,玩大刀的,终究是玩不过耍权术的。

诸葛亮此举,自以为聪明,但却是大大的失了一招,为他死后蜀汉政权内乱种下了祸根。

诸葛亮玩得这手太过阴险毒辣,自然是有人看不下去了。此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卓吾(1527-1602)。

李卓吾在《孔明火烧木栅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 评论:

孔明如此谋杀魏延, 彼何肯服? 何不明正其罪 , 乃为诡计乎 ? 此正道之所无也。

……如此举动, 却也羞人……

李卓吾毫不留情的痛斥了诸葛亮,在魏延没有丝毫“反迹”,并且功勋卓著的情况下,要把他和司马懿父子一起烧死。阴谋败露之后,又嫁祸杨仪,激化两人的矛盾。

李卓吾痛斥诸葛亮,与“奸雄”曹操有何区别?

只不过,到了清初,一个帮诸葛亮兜老底,做掩饰的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文学批评家毛宗岗(1632~1709)。

毛宗岗为了迎合当朝统治者,本着“拥刘反曹”的强烈倾向,对《三国志演义》进行大肆加工改造。

在毛宗岗版本《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对待魏延的一切错误统统勾销。诸葛亮早就看出他脑后长了“反骨” , 对他的种种算计都是合情合理的。遗计斩魏延更证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毛宗岗尽全力塑造诸葛亮“奇绝” 的人物形象,极力美化诸葛亮。把诸葛亮微小的不足都要加以文饰,把曹操塑造成“大恶”的“奸雄”形象,竭尽全力歌颂诸葛亮 。

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光彩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臣贤相的楷模。

这个造神运动很成功,诸葛亮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历来被世人赞颂。

但是,这种篡改用力过猛。鲁迅先生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谓一针见血。

现在世人所赞颂的千古良相诸葛亮,那只是文学作品中一个虚化的诸葛亮,早已不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死后,魏延继续以振兴蜀汉为己任,主张继续北伐。

魏延说:

“垂相虽亡,吾自当率兵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耶 !”(《 魏延传 》) 

魏延这些话,丝毫没有背反之心,反而说明了他要继续“率诸军击贼”,不能因诸葛亮之死而中断北伐事业的雄心壮志。

《三国演义》中,有魏延“背反”的故事情节,也有诸葛亮遗计斩魏延的妙策。这纯粹是毛宗岗的篡改虚构。

而且这种虚构也完全站不住脚。

如果魏延真要叛反,又何必从五丈原撤退时,抢在杨仪之前南返呢 ?他完全可以 率领本部人马,在前线倒戈,投降曹魏。

如果魏延真要叛反,完全可以回军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军临成都城下,夺取蜀国政权。

又何必一次次表奏杨仪造反,让蜀主来裁断,他完全可以带兵直接杀掉杨仪。

但魏延都没有这样做。

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已作了比较客观的结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这都印证了魏延根本没有叛反之心。

但是,君子斗不过小人。一代名将魏延,没能死于他征战几十年的沙场,却死于叛臣杨仪之手。

诸葛亮没能做到的事,杨仪替他做到了。

杨仪是个反复无常,争权夺利的小人。诸葛亮死后,杨仪自以为功大,应当代诸葛亮把持朝政。他平日处事,在达不到自己目的时,便“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杨仪传》

杨仪后来终于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他对费祎说:“往者垂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 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杨仪传》

事实证明,真正想叛反的是杨仪,只是当时时机未到。诸葛亮临死前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碗而非杨仪,杨仪以不正当的手段,窃取大权后,杀害了魏延,并且夷灭了魏延三族。

一代名将魏延,为蜀汉事业征伐一生,功勋卓著,却惨死于权臣之手,留下了蜀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智绝一生的诸葛亮,却始终没有看清叛贼杨仪的真面目,给他穷极一生打造的蜀汉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05

历史的遗憾

纵观中国历史,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的故事,之所以传为千古美谈。说明了将相不和,文臣与武将争斗,是中国封建政治的常态。

文武不和,在三国时代,也是屡见不鲜。

就蜀汉政权为例 , 诸葛亮与关羽、魏延不和,刘巴与张飞不和,彭羕与马超不和。文臣轻视武人,由来已久。

诸葛亮用人与曹操有很大的不同,曹操重“才”,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各显其能。诸葛亮重“德”,充其量只能使用二流人才。

况且,诸葛亮所谓的“德”,更大程度上是以是否忠于他来衡量的,所以他驾驭不了像关羽、魏延这样的一流人才。

由于他不善于培养人才,造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人才凋敝的局面。

由于他对谁都不放心,事必躬亲,累得心力憔悴,最终病逝五丈原。

五虎将之后,魏延成了蜀国仅存的一员大将,一直奔走疆场,杀敌立功,对蜀国忠心耿耿。

诸葛亮不仅没有好好的用他,还处处的压制他,迫害他。以至于最终被权臣所害。

后人有诗纪念魏延:

谁信魏延生反骨,休言诸葛义千秋。

腹藏韬略成孤画,胸有奇兵难共谋。

六出祁山非国恨,一刀剑阁是私仇。

忠奸曲直应须辨,自古英雄泪空流。

名将魏延之死,是一场将才毁于权臣的悲剧,也是蜀国的悲剧,这个蜀国政权中最大的冤案,留下了历史的慨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