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只汤圆
如果,人生一定要记住某些日子,那么,印在青春岁月的饥饿数字,犹如清晰的路标,瞬间回望年少的时光。
故事发生在光华路,地处北京东三环,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条路。抑或多年后,多少次匆忙中重走光华路,依然让我心潮澎湃,兴奋地指给同行的人,大声喊道:“快看,这里有我住过的防空洞,快看,那里有我住过的居民楼,寸土寸金,寸土寸金哪!”
余华在一次访谈里笑称,“北京是个没人把你当回事儿的城市。”我认为,“北京是个让人莫名觉得贫穷又有力量的城市。”
在我的年少印象中,光华路好像铺满了黄金钻石,聚积了全世界的财富。哪怕熟悉的防空洞和居民楼,早已消失不见,林立着著名集团的高楼大厦,但并不影响我透过车窗,贪婪地盯住不断划过的街景,执着地寻找时光胶片,拼凑影像。它们宛如金光闪闪的楼群立面,折射着青春的流光溢彩,也映衬着追梦少年的贫窘羞赧。
16岁的我踏进北上的列车,摇摇晃晃了9个小时之后,在清晨,抵达了庄严神圣的北京站。首都的第一抹霞光照在脸上,开启了我的北漂学画生涯。目的地就是光华路,那里坐落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穷学生只能被安排住在美院的地下招待所。即便这样,依然满心欢喜。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地下的房子。
当我走回地面,校园里穿梭着未来的艺术大师,各个风华正茂,高雅谦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而跟校园毗邻的国贸大厦,行走着美的不可方物的精致金领。更为惊奇的是,在弥漫着高级香氛的洗手间,撞见大明星。当我来不及闭上大张的嘴巴,明星早已远去,留下深幽的芬芳,也留下单薄的我站在虚幻里,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遇到了明星?
北京就是这样的城市,在书中、电视中看到的一切,让你在现实中都能与之不期而遇。以上种种,对一个走出小城市的16岁孩子来说,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荡,就像邮差猛力盖在青春旅程的一记邮戳。
对繁华都市流连忘返的张望,不必付费,但是看多了,总会肚子饿,尤其还处在长身体又高强度画画集训的时期。同校的一个男孩子,他比我早到北京2个月,对于当地环境已然非常熟悉,当我跟他进入超市购物时,让我不得不睁大眼睛盯着每件物品的价签。我开始快速计算比较这些物品比家乡的超市贵出多少?
我拿起最熟悉的物品,那不过最普通的康师傅夹心饼干,标价6.5元,以至于很多年后,依然觉得那款饼干太贵了。我在货架来回徘徊,那些摆放井然,包装精美的物品,我总觉得应该买点什么,但是它们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
我想拿起它们,没有勇气放回它们。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我什么都不买地走出超市,我心慌意乱地胡选着一些根本不愿意买的物品,结账的时候,我充满愧疚、窘迫和自责。尤其当我看到同行的男生,他提着大兜小包不屑一顾付款的时候,我当时发誓,绝不会再踏进那间超市。以至于超市的名字,我至今都记得,应该说到死都会记得,“华润超市”。那是一间专门为嘉里中心外国人配置的高端购物商城。
6.5元的饼干对我来说,太贵了。超过5元的物品,都应该放弃。因为交完学费、住宿费,带来的几万块钱所剩无几,学费、住宿费、文化课补习费无法减省,唯一可以克扣的就是生活费。所以,我不得不过起一段精于计算的日子,给每顿饭制定的标准不超过5元钱。屏蔽所有的饮料、鸡腿抑或红烧肉,也屏蔽了肉多菜少的特色小炒,只选以素菜为主的饭食,对于免费汤,克制而贪婪地多盛上一碗。少年的胃总是很大的,免费的紫菜蛋花汤,是安慰自己的好选择。餐厅的橘色灯光,映着脸上手上残留的铅灰,我也会在某天画画取得巨大进步的时候,犒赏自己一份肉多菜少的餐食。
学画画的日子一天天划过,身上的钱越来越少,家里生意连年亏损,父亲经常把“赤字”挂在嘴边,我不愿再跟父母要钱。不得不再度削减开支,但在北京的每一天,都会产生很大支出。颜料、纸张画材,临时增设的创意课程,还有些高考班开设小灶提升班,林林总总都是一笔又一笔的花销。
正月十五的那天,为了节省路费,我没有回家,独自一人留在北京画画。那天异常寒冷,校园里稀稀落落的三五个人就像枯枝零落的树叶,而我就是最冷最薄的那片。
校园餐厅放假关闭,我只好前往休闲餐吧,广告灯箱下整整齐齐罗列着各种美食,它们就像我的敌人,我们心照不宣的彼此逃离。但是,我还在快速的寻找,寻找我能消费得起的饭食,一行行的看,装着不满意慢吞吞地看,其实,眼睛飞快扫视一个个充满敌意的价格,5.5、6.5、7.5……我犹疑着,不甘心思忖,实在没有3元以下的饭食,买包泡面吧。即便泡面,仍非常奢侈。人生就是这样,如今动辄上千块的餐饮,确是20年前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消费。
老天看着在团圆佳节形单影只的小姑娘实在可怜,居然让她在密密麻麻菜单最后,发现了一行崭新的红字,赫然在目:汤圆1.5元。这行红字就像命运的馈赠,令我喜出望外,几乎激动地脱口而出,“老板,我要汤圆。”
收银员早就嫌我磨磨蹭蹭、碍眼碍事,听到这句话,她几乎抢过我递出的纸币,飞快地按着收款键盘,合上抽屉的同时,就对着下一位顾客说,“您要什么?”这句话俨然最严厉的逐客令。
我嗫嚅着问,“去哪里取餐?”
“找地方坐,有人叫。”收银员不客气地扔出一句话。
“谢谢!”我客气地回复。
我坐在休闲吧台的座椅上环顾四周,有两对情侣喝着咖啡,面前摆着一动未动的三明治。也有成年男子,对着桌上摆着的热气腾腾的三两餐盘,安静地就餐。
饥肠辘辘的我默默咽下口水,仍然不忘调整最适合吧台环境的坐姿,只听一句高喊,“汤圆好了。”划过寂静的吧台,似乎所有的人都会注视我,以及注视我点的汤圆。我赶忙起身,去端具有节日氛围又便宜的汤圆。正月十五的日子,寻到这样的吃食,感恩温暖幸福。我甚至开始想象给家人的通话中,高兴地描述自己独享汤圆的快乐。
当我来到吧台,只见一个做工考究的白色粗瓷大碗,摆放在餐盘上面,那个大碗足有十二公分的直径,里面的汤色像洁白的“海洋”,“海洋”中间漂浮着椭圆形的四只汤圆,我望着它们,正如它们望着我一样羞赧而惭愧。
我想开口问,“怎么只有四只?”
我想再三确认,这四只汤圆真的1.5元?
我还想再做些什么,可是不管我的脑袋如何飞速运转,身体四肢没有一丝犹豫地端起只有四只汤圆的餐盘,如同一只流浪猫,无言地接纳上天的“馈赠”。
那顿饭,我故意放慢吞咽速度,可是,对于饥肠辘辘的我来说,四只汤圆,不管如何放慢速度,吃完它们,不过几分钟。我下意识地没有像喝校园餐厅的免费汤一样,混个水饱。只是象征性地舀了几口白色的“海水”,逃跑似地离开了休闲餐吧,再也没有去过!
往后的无数时光,总会想起在北京学画逐梦的那段日子,想起光华路,想起国贸的明星,想起元宵佳节,想起那四只汤圆。
它们已经成为我羞赧贫窘青春中最朦胧美丽的滤镜,给我年少追梦的记忆旅程,装点的与众不同。它们像四盏熨帖生命的明灯,指引我如何捱过一次次的人生困境,照亮前行的道路。
因为,不管少年如何贫穷如何羞赧,心怀梦想,就会拥有巨大力量和无限希望,我能忍受四只汤圆带来的珍贵体验,也能享受在窗明几净、咖啡飘香的桌前,敲下文字,叩出少年梦圆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