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文化苦旅》小感慨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芝娟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最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接触过,当时感觉这个标题很厚重,因为年纪小,看了也没有感觉,看不懂其中的情愫,当然现在也不能说看懂秋雨先生,一千个人看同一本书会有一千种想法和感受,只能说自己有收获,被感动,其中写的滋味要慢慢品味。

昨晚翻到的部分是后面的关于文化的部分,我看了讲谢晋导演的那部分,对于他的艺术造诣我无法评论,自己太过渺小,不敢妄论,但是对于谢导的生活态度,真的是很佩服。一个影视巨匠,事业“晚熟”,60岁开始的作品广为流传,但是他的家庭情况却是难以让人接受,或许我太狭隘,毕竟他也是凡人,可是命运对他似乎是个玩笑,四个儿子,只有老大谢衍是正常人,其余智力都是有些问题的,而谢导忙碌一天工作之后回到家里,还是很有耐心的围起白围单,在厨房为孩子和妻子做饭,阿三就是他的三儿子,每天在猫眼里往外望,等待爸爸的出现,一刻都不曾懈怠,坚持站在那里等爸爸,阿四是小儿子,每天给爸爸拿包提拖鞋,每天如此,直到爸爸走了,再也没有出现。

谢导走的过程也是孤独也是圆满!读到这一段时,我双眼湿润,即将85岁的他,在唯一正常的大儿子59岁仍单身却先他一步离开人世,多么的让人悲伤,送走大儿子一个多月后他也随大儿子而去。而大儿子的病情一直是瞒着谢导,他总是说对不起爸爸妈妈。为什么说是圆满,因为谢导离开时在自己的老家,恰恰就是我清明节去过的会稽山脚下,东山谢家!也算落叶归根,现在家里就只有阿四和母亲。

大风中写下上面的文字,走到了公司大楼下,手好像是冻僵了,就此结束!

2019.4.1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