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客家文化、围屋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朵X

门朝迭嶂势如虹,黛瓦青墙列似宫。

居舍千间钟鼎食,回廊四接户庭通。

宦商不负明心事,耕读须谋厚德功。

淳朴客家邀院坐,清茶数盏满堂红。

这是一首关于围屋的诗,最近参与跟进做了一个医院的设计改造方案,对于已经建好的医院,如何在花少钱上见效果呢?如何能有新的设计概念出现,这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去了解医院所在的地方,了解当地的文化,现在新建项目变少,改造项目变多,如何对改造的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从哪些方面入手?这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因这个医院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客家文化聚集地,因此,网上冲浪模式开启。去找寻当地的特色,提练设计元素,现在觉得每个人每一片土地,只要有人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有文化,都会有艺术。

这个项目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客家文化,之前也了解过客家文化,没有系统的去研究过,看过大鱼海棠,才知道客家土楼,才知道客家的文化。这是目前为止,做的最成功的人文动漫电影,最起码是我眼里看过的觉得成功的人文电影。

接着回到这个项目,围屋是客家文化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就在围屋之都,围屋是整个客家民居的母体,是一种把家、堡、祠三种功能融为一体的大型围合型、防御性传统民居建筑。目前尚存于世的有600余座,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地。

因为一个项目,去了解了一段文化,了解围屋,我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从历史中找到新的设计支点。围屋美,美在哪里?通过了解才知道,围屋的历史线很长,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

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土楼、四角楼等 。通过了解客家建筑,让我觉得生活在南方,都是有特定的传承和人文。

看大鱼海堂的时候,就惊叹围屋建造者的才情,是在什么的样的环境下,才能打造出如此美的建筑?电影里美轮美奂的画面中,织布染开的晚霞,水色倒映着土楼,夜色里楼角上亮起的红灯笼,让你倍感神秘的梦幻般“神之围楼”,这些场景,也不得不让人感慨,生活在围屋的那个时代,那时候的他们一定是幸福和安康的,过着田园诗画的梦境人生。

今天因为这个项目,我了解到了客家文化和围屋,想一想过去,有人告诉我南蛮子,浙皮子、西北狼,这些名词听的我一头雾水,现在来看,每一个名称后面都有若干的人文构成,都有若干个故事。

接着说设计方案的思考,每一次在找到这些设计思路的时候,我也间接的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好的事,是另一种方式的进步。

设计做久了,已经不再追求说多花哨的设计造型,更多的愿意去追寻历史,寻找不同的设计提取点,完成自己的设计提案,不要担心说你所面对的甲方不懂设计,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不懂的甲方,只有蒙事的乙方,也不要想着糊弄谁,你如果不真诚的对待信任你的人,自己也终将被辜负,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翻了很久的资料,也找到了若干设计元素,真的就写在了提案里,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成功,不管项目能不能成功进行,我都用了自己的心思。在这里把自己的设计心路过程写出来,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会去复盘自己在做这个项目的所思所想,为下一个下下个项目去做更多更好的储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