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
几日前陪着侄女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央视四子的节目,,怀着小粉丝的心,我继续看了下去,节目中朱康尼撒四位老师唱的《岳阳楼记》实在让我难以忘怀,蔡国庆老师和他的儿子蔡轩正的合唱《诫子书》,也让我所获良多。这是一封一千八百年前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和无限期望以及爱子之情表达的非常深切。在此之后我又搜索了蔡国庆老师和蔡轩正的《千字文》,从这个小朋友的谈吐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有非常良好的家教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着实我感慨万千。
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的知识储备着实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如果不是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从小养成的看书的习惯,我并不认为一个普通的小朋友会有很多的课外储备。这并不是意味着其他小朋友不好学,而是在一个普通城市的普通家庭来说很难培养这样一个孩子,以我自己为例,在节目中之前对于《诫子书》我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说是在这个节目之后才去认识的这篇文章。肯定有人会说那是你看书太少,孤陋寡闻。确实,我看过的书并没有那么丰富,我甚至没有报过任何的课外兴趣班,原因极其简单;一是家庭条件的限制;二是学校课业的繁多。小的时候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是用来完成家庭作业,很少有属于自己的课余的时间,但是长大以后尽管课余时间比之前充分很多,但是留给看书的时间依旧很少,可能会有很多人说那你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去看书呢?因为心乱了,在长大的过程中,手机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从小没有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想要静下来读完一本书真的很难。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她的父母亲文化水平都很高,当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便有读书的习惯,每晚洗漱完成之后,她都会读一会书,而不是看手机。有一次我和她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问她是如何养成这样的习惯的,她回答道:“习惯了,从小父母就会让我在睡前看书,久而久之我也便习惯了”。我有两个邻居,一对夫妻天天吵架,妻子在教小孩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不是鼓励而是脏话,他们的儿子今年已经五年级了,每天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是骂人;另外一个邻居呢,恰恰相反,父亲和母亲都很温柔,我见到过一次妻子训导孩子,也是轻声细语,给孩子慢慢的讲道理,这个孩子今年七岁刚刚一年级,周边的小孩都喜欢和他一起玩,其他的家长也是赞誉有加。这足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第一点:有富裕的资金去投资给课外的兴趣和活动,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物质的需求后,有富余的资金去投资给精神生活,去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去发展课外兴趣,并不是意味着把所有资金的支配权交给孩子,而是家长z在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和尊重的同时孩子充分的沟通,从而作出“皆大欢喜”的决定。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在无意之中让孩子养成虚荣和攀比的不良习惯。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我认为这一点在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优秀的家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点:父母的榜样。在给孩子培养习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父亲或者母亲让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大摇大摆的躺在沙发上玩手机,那么这个小孩会是心甘情愿的去看书,或者说看书的时候能把精力充分的投入书中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管在什么年纪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叛逆的心理,有一句老话说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就极好的描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手机功能的多样化让父母的陪伴越来越难。很大一部分的父母在一天下班回家之后都会沉迷于自己的手机去放松自己,而不是和家人孩子沟通。我想普天下的父母不管关心的形式如何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一个好的生活。那么不妨每天回家后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培养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如果父母能够抽出玩手机的时间,每天三十分钟那么一个月一年之后,这个家庭的氛围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也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在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开学,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让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做出一些改变。实事求是的说,有很多生活在一线城市家庭富裕或者书香门第的孩子,从先天条件来说,确实比二三线普通家庭的孩子的优势大很多,一是所接受教育的差别,二是眼界会更加开阔。这并不是说二线城市不好,而是相比较而言,一线城市所提供的平台和条件更好,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去北上广深谋求发展呢?这些大城市比你优秀的大有人在,他们仍然不断地学习,看书充实自己,为了自己能够更加优秀,也同时给孩子营造了更好的家庭氛围,搭建起了更好的平台。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你比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改变自己来换取更大的提升空间,那么,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