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语馨愿

玛丽的中国缘

2022-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Annie灵兮

今天中午又遇见了玛丽,说起来我们还真是挺有缘分。

平时上班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于我是极其珍贵的。我吃好饭就沿着公司对面的绿地走,一路能走到城市菜地,再从河边的小桥绕回来,差不多有3公里的路,又是夏天,一路上总是能够遇到不少出来走路锻炼,骑车或是跑步的人。

一开始我也习惯埋头走路,有几次正好跟对面过来的人四目相投,无论男女老幼,人家眼睛一眯,嘴角一翘,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我自然也暖洋洋地回一个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社交礼仪,对面有人来了,都不好意思低头不理对方。

第一次遇到玛丽,就是在绿地和居民区之间的池塘小桥上。

我看见对面来了一个白发飘飘的白人老太,习惯性地对眼神,打算笑一笑就过去了。

没想到对方忽然冲着我来了一句:丽--耗--马!

我很好,你好吗?!我一愣,很是惊讶,还补充了一句,你的中文说的真好。

老太太很得意,站在路边就跟我聊起来:她儿子现在在中国深圳,娶了个中国老婆,现在夫妻两人一起办教育,中国太太开的语言学校,两个人都是英文老师,而且特别特别能赚钱。

一般西人都是比较在乎隐私的,没有想到玛丽一上来就这么不把我当外人,显然她是非常适应中国文化的。言语之间更透着对中国各地的熟悉和喜爱,说起中国地名那叫一个溜啊。她说的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过,这么一报地名,把我都给震住了。

后来跟老太交换微信,我才知道她叫玛丽,退休前在多伦多的政府部门工作。我脑补了一下白发飘飘的玛丽在上海或是苏杭的大街上笑靥如花的样子,又或是在香港或是深圳的地铁上,也许会被希望练习英文的学生们拦住,聊上那么几句吧?

玛丽说她的儿媳妇是四川浏阳的,就是那个卖烟花的地方,她担心我没听明白浏阳这个地名。我说浏阳我知道啊,哪里的人唱民歌也是很有名的,玛丽嘿嘿一笑,说我儿媳妇的妈妈就是歌唱家。

接下来玛丽就好像报户口一样地跟我讲她家的事儿,小儿子高中毕业后去了日本,学习了6年的日语,之后去台湾学习中文,2年就学得像模像样,然后去上海工作。之后有过一个武汉女朋友,可惜分手了。接着遇到了现在的这个四川媳妇,两人结婚已经有一个7岁的儿子。玛丽说着拿出手机,哗啦啦划动两下,给我看她混血儿孙子的照片。那是个长长卷卷的头发,高颧骨,大眼睛的孩子,因为是艺术照,孩子穿着黑色的西服,带着领结,跟小王子似的人见人爱。

因为疫情耽误,玛丽一直惦记着能够再去中国看看,儿子要生二胎了,等着她过去帮忙。她狡黠地眨眨眼,我盼着去中国玩,可不想一直当babysitter啊。玛丽一边讲自家的故事,一边还不忘要问我这个中文怎么发音,那个名字怎么说。比如要去厕所,中文要怎么说,我教给她说,她就大大方方地跟着念,我心中竖起暗暗竖起大拇指。

玛丽虽然只会说几句普通的中文日常问候,依旧敢一个人在中国到处旅游,说到坐船去普陀山的日子,赞美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次她在台湾坐旅游巴士,中间她想去上厕所,可是司机一句中文都不会,把老太太憋得够呛。她一着急,就双手捏成拳头,放在胯下发出“嘘嘘--嘘嘘”的声音。这一比划,司机就算是傻瓜也明白她要表达什么了,立马就带着她去附近找厕所......老太太这泼辣劲儿让我笑弯了腰。

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七七八八也聊了不少。而最让我惊叹的莫过于玛丽的活力,面对年轻人,她也没有老人那种畏惧和抵触的心态,而是很自然很轻松。她大概就是童心不老的那类人。

我们互留了微信,倒也没有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转眼3个星期过去,中间因为生病我休息了一个星期,我偶尔会想起玛丽,心想以她那样开朗的性格,路上遇到谁都能谈得来。

今天天气不太好,早上下了一上午雨,我都担心不能出去散步。到了中午正好雨停了,所以就早早地吃好午饭放下饭盒去走路。老远就看见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女人从林间的小路走过来,白发飘飘,有些眼熟。毕竟我和玛丽只见过一次,都有些拿不准。

等走得近了,我们相互投递出探寻的目光,忽然她对我咧嘴一笑,来了一句,丽--耗--马!

我接过她的暗号,笑道,你好吗?!玛丽,真的是你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