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桃之5:重塑《世界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3685/ad15396b53e402b3.png)
1.何小桃迷失北京城
当北漂的何小桃结束北漂(逃离地下室,拥有稳定的工作,四环以里有房有车,早晚不再跨省上班,拥有北京户口。事实上,迄今为止,何小桃依然没有对于北京的认同感和融入感)生活以后,就有了深深的迷失感。
这大概有半年多的平静期。
周六的下午,披着一身的阳光,坐在阳台上,亲手煮出的咖啡香飘四溢,身旁的兰花已绽放出有点羞涩的素雅的白中略红的花朵,手捧一本书,有一眼无一眼的看着纸张上的文字,却没有一个能落入她的心间。
何小桃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中。
梳理下这段时间太多的事情,其结果并不太满意。
很多情况下,何小桃以认真而条理的付出行动,事情的结果总是出于她的预料。
以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节奏,收获的总不是希望的结果。
简单说,何小桃对自己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并百思不得其解。
甚而在和人的交往中,有时候也会陷入迷茫。
何小桃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认定是自己的世界观发生了问题。
何小桃感觉有点三观尽失,节操具毁的担忧。
这不是何小桃,更不是一贯的何小桃。
何小桃心里笃定必须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自己。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何小桃决定重新梳理下自己的世界观,因为她认定,所有这一切的本原都源自于——可能是自己的世界观出现了问题。
然后,就有了今天何小桃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世界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3685/39d0871f655e99dc.png)
2.何小桃情定《世界观》
严格的说,何小桃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爱看书的人,她参加过新世相的读书活动,也是帝都双智会社群的活跃分子。
在一次和北大的一个特有思想的学者聊过自己的情况以后,这位学者郑重的向何小桃推荐了这本书——《世界观:现代年轻人必懂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
该书作者是美国哲学教授理查·迪威特,北大学者特意推荐了由台湾学者唐澄暐翻译的港台原版。
何小桃阅读这本书,事实上还是相当吃力的。
暂且不说繁体版的文字,本来对于何小桃就是个挑战;对于世界观科学、科学哲学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就更是前所未有的硬。
然而,何小桃还是一页页的读下来。
最有益的莫过于让何小桃对很多事情有了最最基础的信念认知,从而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解读对于事实的观点。
3.错过《世界观》,错过正确的世界
同样一个事实,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基于不同的条件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从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到牛顿的世界观、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从地球是静止的,到地球是运动的。
从火星在做匀速的圆周运动,到火星在做变速的椭圆形轨道运动。
从经验事实,到概念性事实。
从工具主义,到实在主义。
从确证论证到否证论证。
从托密勒系统,到哥白尼系统,再到克卜勒系统。
从狭义相对论到量子理论。
从宏观到微观...
人们几千年来,对于如何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地球,认识包含地球以外的宇宙...探索,验证,推理...
何小桃,在这本书中,能够以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不止在探索和思考过去发生的变化,同时也能探索并思考自己目前正身处其中的变化。
在探究事情的变化规律和其发展的背后理论上,何小桃以前少有这样的角度去梳理并反复反刍。
“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胜于知识”,从爱因斯坦这句话中,何小桃领悟了《世界观》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在这个任何事情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迭代的年代,幸好何小桃遇到了这本书,让她能够以最基本的角度最扎实的眼光看待、分析、认知发生在身边的,见到的和听到的一切。
以前那些迷茫,在帝都的迷失,还叫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