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的终极秘诀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本次拆书使用赵周老师发明的RIA拆书法,共分5次片段拆解,1次全书总结拆解。
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所写,通过“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用笔记把读书变为精神财富,重读笔记提高自我”等5个章节教会我们如何记读书笔记,用笔记将书中的精华进行高效整理记录,如何将读书效率最大化,如何为自己创造一个精神上的图书馆。
下面是第1次片段拆解,本次拆解内容源自书中的前言部分。
1
I——重述原文
你读过的书都记得吗?如果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相信你能说出某个书名,说“我读大学时看过,对我非常有益”,而当问你如下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书中对你最有吸引力的是什么章节?
看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或变化?
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读书真难!因为,遗忘是自然规律,大脑容量有限,想不起具体内容非常正常。但是,你读书时有没有在书上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或是写过笔记、读后感之类呢?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有这样做过吗?
“我读过这本书,但不记得是说什么了……”
我记性差,对有亲身体会的东西,记得很清楚,但对人名、地名或读过的文章、名言,就算读过很多遍还是会忘,读过的书更是如此。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不记得书里写了什么,也没真正懂得书里的意思。我确实读过书了,但没记住什么,这不是白读吗?
“书确实写得好,但读过以后没什么领悟。”
“这本书我最近刚读过,又好像不记得其中内容了。”
“我几十年都有读书,但好像没什么卵用。”
我以前也这样觉得,不明白为什么。我想谁都这样迷茫过。可有时我也会想:“读完以后总会记得点什么吧。”很多人会想:我记住1%就好了,至于其他的,毕竟看过,用的时候能想起来,“这个我好像看过”“这个我好像听过”。
但是,健忘才是人类的天性,昨天吃过什么说过什么你还记得吗,是不是还要好好想想?我们又怎么自信可以“记住书中的重点”呢?在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一集中,一位女嘉宾问男嘉宾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居然嗯啊半天,书名都没说完整。
而且如果我们看书只记住1%或2%,那也太亏了。不能记住100%,也要记住10%——30%吧。
读书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所谓‘记住重点’只是一厢情愿,那是机会主义的想法。”而且,长期读书,读过很多书的人,最后连1%都没记住。
如果只是这样用眼睛读书,而不记在脑子里,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你认得我,我不认得你,岂不是白读。读得越多越没用!
2
A1——联系经验
我从小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会读书,成绩好”。可当我越来越长大,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然后人到中年,完完全全成了一个“伤仲永”,淹没在茫茫人海,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一样东西。
当我再一次拿起书,拿起笔,想通过读书、写作、考证,来提升自己,实现梦想,却招来诸多白眼。“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别个天天打牌,还是官比你大,钱比你多,事比你闲,瞎折腾几十年,还是一个小护士!”
是的,他们一点都没有说错,用一句粗俗的话,我书都读到屁眼里去了!读了那么多书,还是和没读什么书的人一样,上同样的班,做同样的事,甚至拿更少的钱。所谓的一无权,二无钱,说的就是我!
事实摆在这里,我说不出一句辩驳的话,心里却又觉得好苦好苦。我只能勉强地,讪讪地,苍白无力的解释:书到用时方恨少,先学着,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3
A2——规划运用
他们质询的眼光如重锤一样砸在我的心上,我再次惊醒,开始慎重反思,分析原因。“我读过的书都要堆成山了,可从来没派上过用场。”没错,这就是我最大的问题。我已经不是学生,不是为考试而读书。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职场人,要把书读进脑子里,用来指导我的工作、生活。
今年,我确定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写理财文章赚钱。理财需要读书,写作也需要读书。我要改变别人对我读书无用的看法。我制定了以下6个具体措施。
一、带着目的和问题购买书课,主要是致用类理财和写作的课程和书籍。
二、控制购买书课数量,一个月读书1——2本,包括拆书。课程再不能买了,除非学完已购课程,但其实我清楚根本学不完。
三、充分利用身边信息。比如释若领读52本书、雪梅读写分享、优秀群友经验介绍,这些资源既实用又接地气,还免费,一定要珍惜,切莫“书非借不能读也”,那真是书呆子也。
四、不是听听就行了,看看就忘了。课也好,书也好,要摘抄精华,记笔记,写心得,把这些文章发到公众号和简书。
五、准备2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一个理财类,一个写作类,建立自己第一个手写素材库。在写作的时候会有用。
六、把上面五条贴在门上,时刻提醒,落实行动!
只是用眼睛读书等于白读,读得越多越没用!用心读书、用脑读书、用笔读书,才是读书过目不忘的终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