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2020-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何哈哈

我的一个朋友,八十年代出生,至今未婚,也没有对象。

在问到他的择偶标准时,他说了很多,其中有一条重中之重:他不喜欢高学历的女孩子。

我问他,难道你是歧视高学历的女孩子吗?

他回忆道,在读博士的时候,他有一个同班女同学。两人起初互相欣赏,于是走到了一起。度过了最初的甜蜜后,两个人时常因为观点不统一发生争吵。我的朋友会点音乐,平时爱弹弹吉他,他说两个人经常在优美的吉他声中,都能带来观点的分歧。而对方又是博士生,总爱拿出理论性的语句杠的朋友说不出话来,让他难堪。于是结束了那段恋情后,他不再敢找学历高的女孩子。

我的朋友出生自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父母对他的教育就异于常人。她的母亲经常对他说,她的学生很多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没道理自己的孩子会考不上吧。记得他在高中考试里总分得过全市第一,可谁曾想在他初中入学的考试里,他只拿了全年级第七。

他的母亲得知后非常不满意,就扔掉了他所有的漫画书和杂志,说父母养大你多么的不容易,你却把时间用在了看这些无聊的闲书上,成绩那么差,多让父母伤心。

听了这些话,朋友自然特别心痛,觉得对不起父母,于是发奋学习。但是,考试成绩和学习压力也像大山一样让他负重前行。成绩越好,越怕后面会被人超越,压力就越大。高考之前的那些天,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结果都是红着双眼去的考场。

最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自我斗争,朋友终于从本科一路念到了博士。学历的步步攀升并没有给他带来完美无瑕的人生,毕竟在谈恋爱上,他自认为还是个新手。而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在实现财务自由后,带着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去隐居,逍遥,不再过多受到生活的压迫。

是的,就拿我的朋友来说,他在以往日子里受到了来自家长和学业的繁重压力,心里留下了阴影。他会刻意强调自己,在生活里要适度减压。跟高学历的女生一起生活,遇到观点分歧对方或多或少会让朋友感受到童年来自母亲的指责。好比一个情绪的按钮,每当出现类似的场景,朋友心中的那个情绪按钮就会被按下,让她在与高学历女生交往中蒙上阴影。

有时候我们会不禁感叹,童年经历会给成年人的世界观造成多大的影响。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是自己的一件作品,自然而然会给他们倾注极多的期待。但是又有多少人会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在育儿长大这个课题面前,很多父母和孩子一样同样是新人,我觉得父母首要要做的是做好陪伴,而不是一股脑滴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身边有很多因父母陪伴的缺失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出现问题的例子:父母一味地靠金钱和兴趣班教育弥补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窘境,不曾想换来的依旧是孩子们的叛逆和不理解。

管理严格的父母,让孩子过早地背负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负担,他们儿时对于人生的梦想,被父母像压弹簧一样的压制而反弹出来的力量打击的粉碎。当成年了那股力量消失,从而失去推动力后,很多人会对人生迷茫,只想着拥有弹簧压制时的反面状态,即自由、逍遥、无拘无束。

平静,柔和,让我们给下一代的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宽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