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里的童年
很久没到过老屋。最后一次是在我结婚的头一年,带着新婚的妻子去贴过一次对联。怀念老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醇厚。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奶奶的怀抱,年轻的爸妈,还有很多疼爱我的长辈。有时我假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哪怕只维持一天,该有多好。
那时候,每逢清明,长治的姨奶奶就会回来烧纸,我会因此开心一段时间。姨奶奶不仅带来许多好吃的,还给我讲奶奶不会讲的《西游记》的故事。我全神贯注的听着,生怕漏掉每个细节。因为当时交通的不便,姨奶奶一般一年只回来一次,所以,每当她要走时,我总会伤感一阵子。
到了五月,槐花开了,奶奶就带着我去摘槐花。她做成的槐花饭,令我至今想念不已。前些天,我在微信里看到一位女同学晒她做得槐花饭,说实在,虽说加了鸡蛋等许多香嘴的食材,但我觉得这恰恰掩盖了槐花原本的清香,还是喜欢奶奶朴素的做法,充分保留了槐花的原味。
端午节快来的时候,家里一派节日的气氛。奶奶拿着各色的线赶着给全家人拧花绳。妈妈包粽子,我则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时不时提醒妈妈:“多放几个枣”。端午节到来的前夜,奶奶会在我的手腕上,脚脖和腰间都戴上花绳,当我早上醒来,又会在我耳朵上夾一个艾叶,她说这样神灵会保护我。
天气越来越热,邻居家的河南亲戚小武一家,会准时到来避暑。这时候,我会吃到他们带来的香瓜。小武比我年长,因此他虽是外来者,却是我们这群小屁孩的“首领”,捕蝉,掏鸟蛋,打弹弓,到果园里“偷”苹果,这位“英明勇敢”的“首领”会一直带我们玩到天气凉爽的时候。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地里的作物都成熟了,爸爸妈妈开始在地里忙碌起来。打核桃,收玉米,然后用萝头一担一担的担回家里。现在想想,当时的农民真是辛苦,没有现在的三轮车运输,凭借的只有一副肉肩膀。待核桃离皮的时候,全家人便会围坐在一起搓核桃上的青皮,我则蹲在一旁砸核桃吃,那新打下的核桃吃着格外的香。
冬天的到来,让我的活动半径大幅缩小,除了天气十分暖和,我通常只在家里玩。和奶奶打扑克,用剪刀剪纸,看爸爸的书,虽然不认识字,嘴里却念念有词的假读书。寂寞无聊的冬天就这么被我打磨着,那时唯一的希望就是盼着快过年。
新年,终于在我无数次盼望中到来了。家里开始有了过年的景象。蒸馍馍,扫屋子,贴窗纸,割肉。爸爸是老师,当时全村人的对联都是他来写,因此,家里这时会非常的热闹,也是在这时,我的内心会有一点儿小得意,为我是老师的儿子。
时光飞逝,在爸爸妈妈的努力下,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盖了新房子,与老屋开始渐渐疏远。现在我又在城里买了小区房,从此要告别故土。但我还是对老屋念念不忘,也许是忘不了那里的人和事吧,怀念老屋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