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春风已经苏醒
2017-04-18
歌德:春风已经苏醒。
今夕何夕,春风已经苏醒油画《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安德鲁怀斯(美国)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今夕何夕——何多苓的诗意画作
我对绘画知之甚少,但不至于一窍不通。算起来,何多苓先生是我比较喜欢的画家之一,属于天府画派画家,他的朋友们喜欢唤他为“何多”,后辈们则更多地尊称他为“何多老师”。他的画作不似徐悲鸿的高亢与豪迈,反而带着淡淡的伤感,关怀中自有诗意,且又常常带给人一瞬间的点醒。虽然常有人将之划归为抒情现实主义画家,或者伤痕美术代表人,个人倒是感觉颇有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他将其经过多年的人生经历后慢慢洗涤尽的敏感变为了哲学式深思的隐喻。
今夕何夕,春风已经苏醒油画《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
早期代表作,1982年研究生作品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69年冬天/在四川西南部大凉山/无边无际的群峰之间/我躺在一片即使在严寒季节/也不凋零的枯草上 仰望天空/十年后我才意识到/就在那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岁月中/我的生命已被不知不觉地/织入那一片草地”。他曾如是说。生命在混沌之初就建立起的不可逾越的边界一度令人迷惘、徘徊、反复,再回首,已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发生过的,哪些是几度于梦里遇见的。
今夕何夕,春风已经苏醒《今夕何年》
何多苓
1992年于美国完成
初看到这幅画时,我想起了诗经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后来又翻阅了久远的《越人歌》,发现也有“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的描述;东坡的词中更是有“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恍惚。何多苓老师的画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人隐秘在时空中的复杂含混的情绪勾勒出来。现实与梦境的交织,自然与人文的交汇,在何多先生的妙笔之下优雅地绽放,那股深邃的眼波,令人看后欲罢不能,老想大声直呼“妙哉,妙哉,妙不可言哉”!与蒙娜丽莎式的画法就很相近了。然而,何多先生却坦言:“何其幸运我还没有江郎才尽”。大师风采,谦逊依然,顿时跃然眼前。
在第一次知道先生的画作之后,我又看了先生的很多画作。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即便孤寂却无哀伤。纵使是一马平川的广袤原野,也看不见离殇。何多苓先生的画作通常有着纯化的画面,带给人一种心平气和中闪耀着洗净烟火的淡然与空灵剔透的从容感,东方式的视像结构,尤其是对于“空”的意境的晕染往往引人入胜,使人收获极具简单的美感和纯粹的心灵体悟。
左先生: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聊天也需要棋逢对手。
右先生:向内寻找,向上提升,向下扎根。
今天,你读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