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3】你的注意力方向是什么?
注意力即关注倾向性。注意力能够产生我们自己的能量流动。无论关注倾向于什么,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首先,我们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平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多一些还是别人的感受?
2.遇到选择,你听从自己的意愿还是别人的建议?
记得小时候,老妈有个闺蜜王阿姨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每次去她家玩,她总是超出想象的热情,总是拿出家里所有好吃的来招待客人。一直笑嘻嘻地不停问“想吃什么?”“热不热啊?冷不冷啊?”忙前忙后的招待客人。而且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她连续几年都会给朋友们的小孩织毛衣,每一件都有不一样的图案,还有拼音织出来小朋友的名字。直到我成年后遇见她,还是那样热情。
好像王阿姨总是会把关心、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力方向是有两种类型,自我和他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跟随我们的意愿,有了意愿就有了动力和能量,而意愿的背后就是我们追求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或别人身上。比如跟朋友出去聚餐。有的人更关注自己的需求,“我想吃牛肉,来个红烧牛腩”、“我想吃披萨,要多放芝士”;注意力放在他人,就会想着“他喜欢吃榴莲,就点个榴莲酥”、“她不吃香菜,要跟服务员提醒不放香菜”、“她讨厌吃鸡肉,少点鸡肉”等等。这跟我们内在的一种价值观有关,我们是觉得自己重要,还是他人更重要?
我们的注意力跟随我们的内在意愿,通常会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关注自我,一种是关注他人。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时候,会留意自我内在的感受需求以及与他人之间清晰的界限感;当注意力转向他人的时候,会留意他人内心的感受、想法以及需求,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同理心。
注意力在自我的关键点是自我,首先关注自己的需求,表达自我的需要,面部表情比较单调冷谈,不太变化。常常扑克脸,冷酷,全神贯注,警醒。眼神通常会被描述成“严厉”“苛刻”“冷漠”,他们的手势都较少,语调也比较单一,总是用一个语调跟别人说话,不太会有上下起伏的变化。
注意力在他人的关键点是他或别人,问对方的体验和感觉,关注对方的需求。与人交往时,表情丰富,眼神注视他人。会不由的点头、微笑或是皱眉等等,会留心对方的体验。倾听时眼神交流非常频繁,可以用“殷勤”来形容,手势丰富,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富有表现力,喜欢用“我想啊”,“我希望啊”这些预期的词语。
自我的人有清晰的边界,关注他人的人没有边界,所以容易带来焦虑。因为你的关注点在对方,而对方的反应是你看重的,你会一直在满足他人需求的路上。
我自己的职业发展初期是在酒店行业工作,酒店行业是服务行业,所以我们关注的点都在客人身上。
比如,有客人提着重重的行李箱,我们就要及时地上去帮助他;客人在房间遇到问题,我们会放下手上工作,先去解决客人的问题;客人只要坐在大堂吧的沙发上,我们的服务员就要及时上前询问需要喝点什么?
8年的酒店工作经历让我习惯经常关注他人的需求,也就是我的注意力会下意识的关注别人的感受。就算我离开酒店行业多年,仍然有这样的习惯。
2014年,我参加一个培训课程。在课程中间休息的时候,看到一位男同学想倒热水泡茶,可是那时候没有热水了,烧水需要几分钟。那个男同学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就记着这件事,热水好了我就第一时间通知了那位男同学。男同学一脸懵逼。
了解了处事模式以后,我就发现了自己习惯性地关注他人的需求。所以,我以前是一个不会“Say No”的人,别人找我帮忙,不管能不能帮,我都会先答应,结果发现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又跟别人致歉,时常让自己很焦虑。注意力在他人的好处是会很容易建立亲和感,但也有挑战的地方就是容易忽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迷失自己。
当然,在注意力上,这两者都是需要的。如果要有个先后顺序的话,我建议先有自我,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再去满足他人的需求,这同样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景。
在平时,我们经常说,要先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爱别人。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服务行业,工作性质的需要就必须先去关注别人的需求。
本期我们就聊到这里,欢迎你在留言区把你的问题发给我,我会尽快回复你。下一期我们介绍语义处事模式中的自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