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心得
通过阅读这本书,认识到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便于孩子们理解某个知识点。微课讲究实用性、动画效果,但不能刻意追求炫脱离知识点。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中任务单的设计,始终困惑着我,如何设计有效任务单达到高效课堂,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摸索探讨。
“导学一体”取代“先学后教”,如何做好“导学一体”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一个研究方向。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课的设计应当在“微”、“精”、“准”,切记时间过长,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会渐渐消散;内容不具挑战性,孩子们的兴趣会渐渐磨灭;知识不准,孩子们会不愿意观看。
“先学后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再去讲解,实质还是教师把课堂嚢入其中。而“导学一体”注重学生完成任务单后,课堂知识的内化,教师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内化知识,通过小组协作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综合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需要“教”,是在学习中他们遇到困难暂时不能解决时,由教师的问题引导,他们就能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时间顺序上来说“导”在“学”前。
内化知识表现为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是课前知识点温故,使知识由陌生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拓展能力是指在原有认知结构上认知一个或若干个未知领域的新现象,其结果是温故而知新,完成由原有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的跃迁。
微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要善于提炼主要矛盾能,抓住两个关键词---内化与拓展,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四个操作步骤:检测、作业、协作、展示。
“四步法”。检测 --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成效,便于老师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设计进阶作业,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使学习得到深化;在进阶作业中遇到疑难或困惑通过开展协作探究来突破,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分享信息,提炼主要信息,产生思想的碰撞,生成智慧课堂,最后展示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
检测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体验一下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课堂,没有进阶,就达不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高度”;协作探究可以采用工作坊和项目化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协作探究,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评价应做到简易性,能达成学习目标;开放性,开放的范围越广,受束缚能力越小;柔性,弹性范围变大,具有可收缩性。
设计任务单具备的六要素:目标达成情况;知识问题转化情况;知识覆盖面;适当“练练手”;任务后布置,知识拓展;配备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