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需要模型,学习需要框架

2023-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非烟店主

2023.2.15

这段时间在听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以前也听过一些,但是无论怎么听,听多少,总有一种感觉:这门课很有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用,甚至除了这个课的名字,其他的都没有印象。

于是昨天晚上,我拿了一张纸把这个课的5个大标题抄写下来。发现主要讲了5个部分:如何开启行动、如何改变思维、如何构建良好关系、如何面对人生重大转折、如何规划人生。这样,再听这个课,就知道怎么用这门课解决实际问题了。

结论是:学习得有框架,框架就像骨架,没有骨架血肉就无处安放。

举个例子,我分析问题喜欢用模型,比如,如果给家长提“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的建议,我就会参考自我决定论的三个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经济学上分析人的需求经常会用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会用到SMART原则等等。

这些都是思考模型,有了这些思考模型,分析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依据,不容易挂一漏万。

学习也是如此,数学的学习中有很多基础模型,很多学生没有总结的习惯,他们只是埋头刷题,不知道给各个题型分类归入某个模型。因此,虽然题刷的不少,可是做题的时候往往凭感觉解决问题,运气好的话,能做出来,运气不好想不出来,就只能晾着。等老师讲的时候,又会恍然大悟,这个我明明会啊,可是为什么没想起来呢?

这就是缺乏归纳总结,把刷过的题,尤其是那些不会的题总结归纳到某几类模型里面。当下次再遇到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某一类模型的解题思路,一步步思考得到结论。

举个例子,当遇到几何题需要做辅助线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没了思路,甚至直接躺平。但是如果经常归纳总结,就可以首先看看有没有中点、或者角平分线、或者直角三角形、或者特殊角,或者看看能不能构建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等,因为绝大部分的辅助线与这些因素有关。

思考要有依据,思考的依据往往就是各种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大部分是从别人那里学来,有些需要自己总结。最好的方式是从别人那里知道,自己用实践来验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