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行动营讲书分享

生或者不生,这是一个问题。—《生育对话录》讲书稿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5人  思如浮萍

各位老铁晚上好,我是第十三个月。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宋涵的《生育对话录》。我最初是在一个公众号的荐书上接触到这本书。荐书语说关于这本书,女性读完以后自带光芒。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作为全职妈妈之后对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新的认识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更理性准确的表达。而这些通过切身经历得到的经验教训在我有孩子之前是不曾考虑过的。所以,我急切地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不想让大家再走我曾经走过的坑。

关于孩子,让我套用莎士比亚的一句经典句式,生或者不生,这是一个问题。《生育对话录》就是这样一本真诚地探讨女性生育困惑的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与面临的困惑出发,以对话的形式与不同的对象坦诚沟通交流关于生育的困惑。这些交流对象包括作者的丈夫、女性主义专家、全职妈妈以及丁克族等。因此这场对话思维更加多元,也更真诚深入。而作者的观点也是既理性又精彩。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为什么要生孩子”、“修炼成为一个人”以及“初为人母”。全书脉络从作者对生育的困惑到追溯童年经历寻找原因,再到最后解决困惑、拥抱新生命的到来。现在我想把对我启发最大的第一部分,即为什么要生孩子,分享给大家。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作者所说,生育是与生命最深处的密码紧紧相连的。我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自我可能永远潜伏在海面之下,不为人所知,甚至我们自己都未必知晓。而这些隐藏的东西很可能因为生育而浮出水面,让我们措手不及。就像产后抑郁症,还有像我现在作为全职妈妈面临的各种挑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初缺乏对生育的深度思考。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大家认为生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主流或者迫于长辈的压力又或者纯粹是意外之喜。生孩子的理由好像很充分,但在作者看来,这些理由都是可以轻易被否定的。作者笃信生育是最严肃的生活哲学问题,人不能不想这个问题就把一个新生命带到世上来。

那么,针对生育问题可以从什么方向和角度思考呢?作者与其他对象的探讨就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角度。比如,

1.对于一切生孩子的理由,作者都可以给否定掉,那么你呢?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2.在作者看来,作为女性,“母亲”的角色与女性自我之间是不可调和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了孩子,心就不再完整。不管ta被照顾得多好,只要不在身边,就会对孩子有牵挂,不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感觉到从此之后意志再也不完全自由。这样想想其实挺可怕的,但母性使然,只要生下并看到了孩子,好像又甘愿为其失掉部分的自由。那么对于尚未生育的女性,这样的状态你能接受吗?

3.作者对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另一种解读:父母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父母是祸害吗?作者认为,父母不是上帝却被迫处于神的地位。那么你确认自己能承担类似于神的职责吗?孩子对于父母而言,不是孩子需要父母,而是父母需要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你有剖析自己面对孩子时内心真正的渴求吗?

这些问题其实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而作者的目的也不是给我们答案,它们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思考,从而挖掘我们内心深处或潜意识里的冲动与想法。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达到内心自洽,在此基础上,做出我们的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这本书不仅关注生育话题,也涉及与此相关的对女性身份的认知、对婚姻的理解以及亲子关系。这本书不仅适合女性来读,同样也适合男性。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