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底层架构
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干,也要保持读书,把情怀修炼出来,胸怀修炼出来,把气质修炼出来; --俞敏洪演讲
01
我真正发奋读书是我得病以后,那么这样的话,表明我的生命没有浪费,尽管我不知道读的书到底能干什么,因为读书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还在读书。
我告诉同学们,你们想创业,真正想厚积薄发的积蓄力量,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长远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三个动力。
什么叫情怀?对世界的美好和丑恶的理解能力,能够欣赏美好并且有的时候原谅丑恶,非常重要。
什么叫胸怀?海纳百川,纳天下英雄进入你的麾下;纳天下思想进入你的头脑,转换成你的智慧,这就是胸怀。理解世界的各种发展,各种现象并且有志于改变其中的丑恶,并且善于发扬自己的美好,这就是胸怀。
什么叫做气质?一个人的气质来源于什么?来源于的智慧知识、经验才能、与人交往的全部集合,慢慢地转换成你内在气质的一部分。
所以看完电影《中国合伙人》,我对黄晓明说,你长得比我漂亮,比我长得英俊,这个角色演得还不错,但是非常可惜你没有把我的气质给演出来。
一个男人的气质是来自于经历风雨后的每一条皱纹,以及皱纹背后隐藏着的各种故事。这就是气质。
大家看徐小平,我们都已经过了50岁了,我们不可能像你们小年轻人那样活蹦乱跳,那我们的青春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我们内心对青春的欣赏和追求,青春跟年龄没有关系。
为什么有些老年人会得老年痴呆症?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未来不再有期待。为什么有的老年人不得老年痴呆症?尽管有病理上的原因和遗传上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很多老年人天天还在想着要去实现一些东西。
02
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你也不能灭掉自己一点点的感觉,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干,也要保持读书,把情怀修炼出来,胸怀修炼出来,把气质修炼出来。
看了不少徐小平家里的书和学校图书馆借的书,王强也买了不少书,从大一开始王强就买书,他有一个习惯,当时北大一个月给我们每人发22块钱的生活费,他就把22块钱分成两份,11块钱买饭菜票,11块钱用来买书。
即使到现在,王强也是我们所有朋友中间藏书量最多的人。
他家里的藏书接近7万本了,所以说是这样一个书癖,有这样的朋友在你身边你一定学会读书。所以我读书。
03
所以,有没有发现,你今天做的事情跟未来想要的事情立刻挂钩是不可能的,有这样能挂钩的能力的人有,但并不多。包括小平当初的音乐梦想跟今天也没有挂钩。
小平做梦也不会想到作为一个音乐人,最后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在最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但是其结局是一样的,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梦想变换了,但是依然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人坚持到最后,成功了。
这个理想就是你心中的东西,就是在你最没有打算的时候,你依然要保持你在那个阶段的进步。我非常开心我在北大的那几年的迷茫,其实那个迷茫为我后来奠定了所有的创业基础。
第一,读书多了,思想广阔一些。
第二,想读书,读书交友。我和王强徐小平关系走得特别密切。
第三,我背单词奠定了后来在中国教这种业余培训课程的基础。
04
关于读书的三种诀窍:
1、悟读
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理解和阅读,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将其背诵出来。这样阅读的范围一定是顶级经典著作,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带来重大价值的著作。
这类书籍比如:《论语》、《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
2、精读
精读,就是把你喜欢的书多读几遍,体会书中的文笔、知识、思想和高度。
3、泛读
泛读,就是有选择性地读,遇到啰嗦的就一扫而过。看到有价值的再慢慢阅读,之后再把重点回顾一遍就好。
当我拿到一本新书,一般都会先看看目录,然后再随意从中抽出几页来阅读,如果读出点感觉,就会从开头依次阅读,但凡是觉得冗余的地方,就一扫过而,如有需要认真阅读的段落,就会放慢速度去阅读。
有的时候读到好的地方,就会记笔记,这样读完了可以把重点再读一遍。
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只要自己感到舒坦就好。每个人读书的偏好和喜欢的内容也不一样,所以读书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要跟着别人的步法,别人的观点最多作为参考。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应该重复,因为重复就是力量。